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
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
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必敬所作的《钓台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主人公对于名利的不同态度。"公为名利隐",这里的"公"可能指的是一个已经选择隐居,淡泊名利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而选择了远离尘世。"我为名利来"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虽然也追求名利,但此刻却不得不面对现实,来到钓台,暗示着他的世俗追求。
"羞见先生面"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位隐士时的羞愧和自省,他为自己只为名利而来而感到不好意思,不愿直面这位高尚之人的清高风范。"黄昏过钓台"描绘出一种尴尬的场景,诗人选择在黄昏时分悄悄经过钓台,以避免直接的交流,反映出他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矛盾心态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为爱君山景最灵,角冠秋礼一坛星。
药将鸡犬云间试,琴许鱼龙月下听。
自要乘风随羽客,谁同种玉验仙经。
烟霞澹泊无人到,唯有渔翁过洞庭。
长川终日碧潺湲,知道天河与地连。
凭寄两行朝阙泪,愿随流入御沟泉。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