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歌行七解·其一》
《燕歌行七解·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乐府曲辞

西风烈烈霜满庭,天寒波深列宿明。

孤堂四壁络纬鸣,念君远客忧思盈。

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东下如建瓴。

谁能怀忧心不惊,抚时感事中怦怦。

就枕假寐不能成,揽衣起步露沾缨。

月出皎皎照前楹,群鸟栖树寒无声。

孤鸿何为中夜征,踯躅四顾伤人情,尔胡不归独屏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感。开篇“西风烈烈霜满庭,天寒波深列宿明”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勾勒出秋夜的寒冷与寂静,霜满地、风凛冽、星宿闪烁,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孤堂四壁络纬鸣,念君远客忧思盈”,诗人身处孤堂,听到纺织虫的鸣叫,不禁思念远方的旅人,内心充满了忧愁。

“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东下如建瓴”,日月交替,时间无情地流逝,江河东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无法挽留,内心充满无奈与感慨。“谁能怀忧心不惊,抚时感事中怦怦”,面对世事的变迁,诗人感到忧虑与不安,内心波动不已。

“就枕假寐不能成,揽衣起步露沾缨”,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披衣而起,在露水沾湿的夜晚徘徊,表现出内心的烦躁与焦虑。接下来,“月出皎皎照前楹,群鸟栖树寒无声”,月光洒在门前,群鸟归巢,周围一片寂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孤鸿何为中夜征,踯躅四顾伤人情,尔胡不归独屏营”,诗人看到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深夜飞行,心中不禁生出同情与思念,大雁为何要独自飞翔,为何不归家?这不仅是对大雁的疑问,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与哀叹,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亲情、自由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山居诗·其一

此事从来已绝疑,安然乐道合希夷。

依山偶得还源旨,拂石閒题出格诗。

水待冻开成细溜,薪从霜后拾枯枝。

因兹永断攀缘意,誓与青松作老期。

(0)

偈颂三十六首·其十

河清海晏皇基壮,雨顺风调百姓安。

三世如来同祝赞,龙楼曲奏万年欢。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四五

拄杖倚床,默而成章。夜月通犀角,秋空没雁行。

清写芭蕉雪,秀盛芙蓉霜。

青原价问庐陵米,会有知音句厮当。

(0)

堪叹

堪叹是衰年,年年白发添。

客身穷鬼狎,古道俗人嫌。

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鲇。

到头归去好,祇合效陶潜。

(0)

忆友

同人久别离,消息不曾知。

心似长堤柳,千丝又万丝。

(0)

灵照女赞

尽道家贫卖笊篱,泼天富贵许谁知。

风前敛手一转语,未必丹霞识得伊。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