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问月》
《读问月》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耳边流水胜鸣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nyuè
sòng / méiyáochén

báiwènyuèshīnǎizhībáixīntàichī

míngyuèzàishàngěrzàixiàyuèxíngjūnxiāngsuí

báidǎoyàoliáochángéjiàshuí

rénjīnrénbèimièxiūwènyǒuláidōushí

wéiyǒuchángzhàojīnzūnyánwànshì

dànnéngzuìyuèluòshuí

yuèèrshíèrsānbànshìfēngxiāngguāi

chángyuànqíngmíngduìyǐněrbiānliúshuǐshèngmíng

注释
痴:过分的、极端的。
尔:你。
岂:难道。
磨灭:消失、灭亡。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皿。
乖离:不合、分离。
晴明:晴朗的日子。
鸣丝:琴瑟等弦乐器的声音。
翻译
我读李白的月亮诗,才明白李白的心太过痴情。
明亮的月亮在上,你在下方,月亮运行怎能只有你陪伴。
白兔捣药又能治愈什么?嫦娥孤独地居住,想嫁给谁呢。
古人今人都会消失,不必追问未来何时到来。
只有永恒照耀在酒杯中的月光,这话万古不变。
只要能让自己沉醉于月色中,夜晚如此度过,又有谁会怀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天气多风雨,不合心意。
我常愿在晴朗的日子对月饮酒,耳畔流水声胜过琴瑟之音。
鉴赏

梅尧臣的《读问月》这首诗,通过对李白《静夜思》等问月诗的解读,展现出诗人对月的独特感悟。他批评李白过于痴迷于月亮,认为月行不止陪伴一人,白兔捣药和嫦娥的孤独并非解忧良方。诗人感慨时光流转,古今人物终将淹没,强调唯有美酒与月相伴,才是永恒不变的享受。他希望在晴朗之夜与月共饮,流水声更胜丝竹,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借月抒怀,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超然。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续前韵再寄循良先生四首·其四

自叹蹉跎几度秋,繁华又到水山头。

摹他雨意兼晴意,撚断吟髭坐小楼。

(0)

天启宫词八首·其六

御鞭指处骑争驰,玉靶金弧月满时。

显德殿前曾教射,吾皇能将亦能师。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九

古迹微茫半莫求,龙沙舆记定难收。

如何千尺青崖上,残字分明认火州。

(0)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

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0)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十

绿野青筹界限明,农夫有畔不须争。

江都留得均田法,只有如今塞外行。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九

一声骹叫唳长风,早有饥鸢到半空。

惊破红闺春昼梦,齐呼儿女看鸡笼。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