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雨中花,憔悴堤边柳。
今日吟鞭过画桥,当日来时候。
吹去更回头,离续浓于酒。
一一珠帘尽下钩,人在帘中否。
寂寞雨中花,憔悴堤边柳。
今日吟鞭过画桥,当日来时候。
吹去更回头,离续浓于酒。
一一珠帘尽下钩,人在帘中否。
这首《卜算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景致,通过“雨中花”与“堤边柳”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哀愁的氛围。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寂寞”与“憔悴”赋予了自然界的花朵与树木,使得这些原本无生命的物象,仿佛有了情感与生命,从而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今日吟鞭过画桥,当日来时候。”这两句诗巧妙地将时空交错,通过“今日”与“当日”的对比,勾勒出一幅过往与现在的画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深刻。画桥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人生的旅途和变化。
“吹去更回头,离续浓于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通过“吹去”与“回头”的动作,以及将离别的愁绪比作“浓于酒”,生动地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沉与难以割舍。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中的种种离别,以及随之而来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一珠帘尽下钩,人在帘中否?”这一问句,既是对场景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的追问。珠帘的垂落,象征着某种遮蔽或隐藏,而“人在帘中否”则引发读者对于人物行踪的猜测,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朦胧与不可知性。整首诗在结尾处留下了一丝悬念,让读者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情感表达的深思熟虑。
综上所述,《卜算子》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与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引人深思。
好风从东来,杨柳大堤绿。
菰蒲芽短短,凫鹥晴出浴。
扁舟郭外去,波光淡和旭。
俯仰怀幽人,结庐傍隈隩。
潜姿媚孤影,奇光亘天烛。
地灵斯人杰,崛起振芳躅。
岂徒科名显,直节著谏牍。
五湖波浩荡,望古引遐瞩。
渔烟青苇丛,飞起双属玉。
暮宿岭下村,晓度村边岭。
危磴多盘纡,群峰竞秀颖。
层叠耸崚峋,周遭俯清迥。
肩舆一径通,亭午欣跻嵿。
石乱溪泉喧,烟深崖树暝。
古藤垂复缠,苦竹欹且挺。
回看晓来途,苍茫隔云影。
阴风欻吸来,寒气侵衣领。
空忆桃花春,萧萧山谷冷。
冲寒陟崎岖,局蹐不遑骋。
心神已屡惊,吁嗟乎险境。
如彼九折坂,乘险语堪省。
长啸《归去来》,明湖理烟艇。
越中茶品尚日铸,稽山采摘谷雨前。
土人揉焙出新意,喷薄兰雪尘埃蠲。
品题不负六一语,诗句亦人龟堂传。
封题白泥印赤印,包里青箬驰江船。
风炉石铫趣煎爚,口未得到心先怜。
鼓浪圆或疑蟹眼,翻匙大可如榆钱。
姜盐未敢如琐屑,疱湢况不邻腥膻。
色香兼胜味亦绝,如㔢比拟嗟何偏。
定州花磁琢红玉,一啜意气凌飞仙。
垂杨踠地绿于染,桃花照眼红欲然。
凭君莫谩杀风景,更持清醑开琼筵。
管涔高巀嶪,淑气何蜿蟺。
郁积既云久,笃生闺中贤。
李氏有二母,中道失所天。
一母诞两雏,一母影独怜。
文葆母互负,厕牏母共湔。
及长戏母侧,不知所出焉。
午夜课儿读,刀尺音琅然。
皎皎双琼枝,焜耀二母前。
菁莪化雨洽,循卓蜚声宣。
文孙复竞奋,鹗荐秋风便。
伟哉二母节,堂构岂不延。
龙缣贲幽壤,丰碑表新阡。
以兹酬母德,讵足垂千年。
姓氏列贞珉,声诗形管弦。
庶几畀高风,永峙管涔巅。
愧非刘更生,列女将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