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土伤埋玉,芳词剩绮霞。
纤腰元绾柳,润脸昔呈花。
流盼馀青琐,徵歌杳缝纱。
赏音怀格调,留恨怨琵琶。
兰土伤埋玉,芳词剩绮霞。
纤腰元绾柳,润脸昔呈花。
流盼馀青琐,徵歌杳缝纱。
赏音怀格调,留恨怨琵琶。
这首诗以“兰土伤埋玉,芳词剩绮霞”开篇,巧妙地将兰花与词作相联,喻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如同兰花深埋于土,词作仅余绮丽如霞的片段。接下来,“纤腰元绾柳,润脸昔呈花”,通过比喻,描绘出女子的曼妙身姿和娇嫩容颜,仿佛柳腰轻摆,花颜绽放,生动传神。
“流盼馀青琐,徵歌杳缝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美丽与才情。流盼的眼神如同穿过雕花窗棂的光线,徵歌的声音在细密的纱帐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优雅的氛围。最后,“赏音怀格调,留恨怨琵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遗憾,琵琶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思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女性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瞬间的追忆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洒虚阁。羃羃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斑驳。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