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为风骨雪为衣,瘦倚疏篁不解肥。
绝涧断桥幽独处,夕阳长送钓船归。
玉为风骨雪为衣,瘦倚疏篁不解肥。
绝涧断桥幽独处,夕阳长送钓船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高洁的冬日景象,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独立寒霜的品格。
首句“玉为风骨雪为衣”,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花比作以玉为骨骼、以雪为衣裳,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冰清玉洁的品质。这里的“玉”和“雪”不仅指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更象征着梅花内在的纯洁与坚毅。
次句“瘦倚疏篁不解肥”,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姿态。梅花“瘦倚”于稀疏的竹子旁,不求肥沃之地,象征着它不慕繁华、自甘寂寞的高傲情操。这句诗通过对比“瘦”与“肥”,突出了梅花的独立与清高。
第三句“绝涧断桥幽独处”,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在深涧与断桥之间,远离尘嚣,独自绽放。这样的环境更加衬托出梅花的孤独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自我、坚守本心的精神。
最后一句“夕阳长送钓船归”,以夕阳西下、渔舟唱晚的景象结束全诗。夕阳的余晖洒在梅花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赋予了梅花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同时,“送钓船归”这一细节,仿佛是大自然对忙碌一天的人们的一种慰藉,暗示了梅花虽孤寂,却能给予心灵以安宁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外在美,更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的坚韧、高洁与超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与敬仰。
钱塘西湖吾旧游,每游只为湖山留。
欲将胜槩入登览,泉石琐琐何烦求。
古来英雄远莫见,往事寂寞谁复收。
知君平生好奇观,结楼却在西湖头。
山南山北竞萧爽,四时佳气常如秋。
平波直与天上下,众峰不共云沉浮。
此邦富庶甲西浙,湖山宴赏无时休。
纷纷尽日逐歌舞,安知中有万古愁。
丈夫不作少年事,与君买醉登兹楼。
冰解水柔三月节,万顷桃花泛红雪。
东风不动昼冥冥,雷雨交飞电蛇掣。
中有文鲤作龙姿,金鳞六六含光辉。
十载沙泥困头角,此时直向龙门飞。
龙门西望如削壁,浪珠溅沫苔花湿。
天池更在龙门颠,万仞一跃才咫尺。
昔年湖海匹凡鳞,而今化作真龙身。
上天下地倒洪澍,万物枯槁皆回春。
吴君此画千金价,画笔虽真亦是假。
君家双璧照清波,乃是天池化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