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临芳墅,青林变渚禽。
题襟非汉上,修褉继山阴。
花气熏飞斝,泉声答雅琴。
宝华留古刹,空翠入遥岑。
献岁开新赏,良辰喜盍簪。
追欢兴无那,刻竹纪清吟。
春社临芳墅,青林变渚禽。
题襟非汉上,修褉继山阴。
花气熏飞斝,泉声答雅琴。
宝华留古刹,空翠入遥岑。
献岁开新赏,良辰喜盍簪。
追欢兴无那,刻竹纪清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次雅集活动,充满了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首联“春社临芳墅,青林变渚禽”描绘了春社时节,别墅周围芳草萋萋,青葱的树林中禽鸟变换着栖息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颔联“题襟非汉上,修褉继山阴”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这次雅集不同于过往,而是继承了古代文人雅集的传统,如汉代的题襟之会和东晋的兰亭修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颈联“花气熏飞斝,泉声答雅琴”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氛围,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与酒杯一同飘动;而泉水潺潺的声音应和着琴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尾联“宝华留古刹,空翠入遥岑”则以宝华(可能指珍贵的花朵或装饰)和古刹(古老的寺庙)为背景,描绘了雅集地点的庄严与神圣,同时“空翠入遥岑”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深邃的绿色山色融入远方的景色之中,寓意深远。
最后,“献岁开新赏,良辰喜盍簪”点明了这次雅集是新年伊始的庆祝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共享佳肴美酒,其乐融融。“追欢兴无那,刻竹纪清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雅集的深切喜爱与留恋,希望将这份清雅的吟唱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与文人聚会的场景,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