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少师杨公侍斋宫韵二首·其一》
《和少师杨公侍斋宫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海宇春回万物熙,南郊大祀在斯时。

星辉宝殿天临近,雪霁瑶坛月上迟。

多士骏奔司玉帛,六军守卫列幡旗。

肃瞻衮冕登坛处,五色祥云炫太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与庄严肃穆的氛围。首句“海宇春回万物熙”以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寓意祭祀活动为大地带来生机与和谐。接着,“南郊大祀在斯时”点明了祭祀地点与时间,暗示这一仪式的重要性与季节的契合。

“星辉宝殿天临近,雪霁瑶坛月上迟”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宝殿星光璀璨的辉煌景象,另一方面则通过“雪霁瑶坛月上迟”表现了月光柔和地洒在祭坛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多士骏奔司玉帛,六军守卫列幡旗”描绘了参与祭祀的官员与军队的忙碌与秩序井然,其中“多士骏奔”表现了参与者的热情与效率,“司玉帛”则体现了对祭祀物品的恭敬与重视。“六军守卫列幡旗”则展示了军队的威严与守护职责,同时“列幡旗”也象征着仪式的正式与隆重。

最后,“肃瞻衮冕登坛处,五色祥云炫太微”将视角转向祭祀现场,通过“肃瞻”表达观礼者对仪式的敬畏之情,“衮冕”是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的礼服,此处象征着尊贵与权威。“五色祥云炫太微”则以绚丽的云彩烘托出神圣的气氛,太微星宿在此处象征着神灵的居所,进一步强化了仪式的神圣性与超凡脱俗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宫廷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神灵以及社会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题吴干臣观察边城筹笔图

会见侵边警,宁论距海忧。

南藩隳缅越,左股折蛮瓯。群醉谁先觉?

孤忠入九幽。图穷心不灭,诗就涕应流。

(0)

寒食

岁岁京华度禁烟,房陵兄弟虎狼前。

莫伤佳节愁边过,且放深杯花下传。

短技自惭前席召,多贫犹得故人怜。

王师早晚清畿甸,稳种城南数亩田。

(0)

岁寒书屋

学究天人独下帷,岁寒元自有深期。

若非文史三冬足,安得功名百世垂。

台阁生风当此日,轩窗映雪已多时。

由来不负澄清志,冰蘖声名草木知。

(0)

望云思亲图

山人爱云不离山,巢居只在云松间。

枕泉漱玉弄明月,此心直与云俱閒。

达官爱云云作侣,平步青云称高举。

天瓢一滴慰苍生,大旱用汝为霖雨。

王公出处与此二者殊,十年游宦感离居。

衣上犹存慈母线,手中长把严君书。

日日看云不遑暇,为有吾亲舍其下。

恨身不得逐云飞,却写飞云入图画。

公馀展玩凝心神,见云如见吾双亲。

卷图仍寄吾亲舍,永奉高堂长寿身。

狄公盛事王公继,今古孝思同一致。

(0)

飞花亭·其二

游子拈花怨落晖,山人犹恨落花迟。

絮抛帘下莺无力,果在蕊中人不知。

红日正酣那是雨,青皇临别更留衣。

年来杜宇惜人事,却向阳春去后啼。

(0)

卖花声

春光叫遍费千金,紫韵红腔细细吟。

几处又惊游冶梦,谁家不动惜芳心。

暗穿红雾楼台晓,清逐香风巷陌深。

妆镜美人听未了,绣帘低揭画檐阴。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