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兽樽前侍玉除,暂分邦计别宸居。
映淮风月供吟笔,拱极星辰伴使车。
别岸酒浓桑叶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东南莫作三年调,红药香繁在直庐。
白兽樽前侍玉除,暂分邦计别宸居。
映淮风月供吟笔,拱极星辰伴使车。
别岸酒浓桑叶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东南莫作三年调,红药香繁在直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离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工作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担忧。开篇“白兽樽前侍玉除”,通过设宴畅饮来表达对即将离去朋友的不舍。"暂分邦计别宸居"则透露出官员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他们个人命运的考虑。
接着,“映淮风月供吟笔”、“拱极星辰伴使车”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灵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使者工作的敬意。这里的“淮”指的是淮河,古时为北宋与南宋之间的分界线,也是官员调动的重要路线。
"别岸酒浓桑叶落"、“野亭霜薄菊花疏”两句,则写出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离别之情。诗人在享受着美酒,观赏着落叶和稀疏的菊花,感慨万千。
最后,“东南莫作三年调”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未来的期望或是对于职务变动的担忧。而"红药香繁在直庐"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许是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有一个安稳的地方,可以专心于文学创作。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政治生涯的无奈与期待。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
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
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谁何哭,哀复哀。
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
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
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