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佛教寺庙,山势层叠,寺院建筑与自然山形相呼应,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象牙床上的莲花佛塑造精美,玛瑙函中珍藏的贝叶经显示出对佛法的尊崇。日光照映在殿宇之上,风吹过时发出悦耳的金铃声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美丽,而且也传达了一种精神寄托。最后一句“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则将这份宁静与世间的繁华相连,暗示诗人心中对于尘世的牵挂和对朋友(李员外)的思念。整首诗既是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缡褷万朵,乍晴光照曜,嫣红深处。
幻出整斜疏密漾,掩映溪亭江步。
风过微摇,月明有晕,丰韵雕栏午。
纱窗暗上,墨痕疑沁金缕。
最是枝飐西廊,玉人行去,淡拂湘裙素。
隔著重帘浑不辨,讶道花光似雾。
倩女魂香,巫山梦悄,莫诧相寻误。
镜中同看,芳姿原似前度。
锦幖争夺晴波,千夫鼓噪旌旗列。
螭头喷水,鱼鳞织浪,共欢佳节。
日丽兰津,风暄蒲渚,管弦云遏。
看衣香两岸,歌喉百啭,直待上、波心月。
忆得卅年前事,正清游、浦寻黄歇。
一尊乍对,斜阳隔座,云盘鬒发。
罗绮江山,蘅荃心事,非因人热。
只而今、旧梦依稀,怕听玉箫声咽。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
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
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脉脉瓣香熏处,算寒泉秋菊,宜荐冰魄。
国士无双,管领东风,合受词人参谒。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洁。
莫漫疑、庚子陈经,好记诗题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