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门下传经者,谁窥赐也墙。
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门下传经者,谁窥赐也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郑地出生的女性,她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经常阅读古籍,以寒茅装饰居所,生活简朴。她依靠弟子供养,对易学有深刻理解,与伏羲时代的大师相契。她的门徒众多,其中不乏深入研究并领悟其学问精髓之人。整体而言,此诗赞美了这位女性学者的高洁品质和深厚学识,以及她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影响。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余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倡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西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鸯鸯瓦。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