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高寒,去住无端。遍尘封、雾回阴阴见。
有当涂市井,几家帘幕,到处阑干。
难得楼台如此,更谁省、惜丛残。
认空郊、渐与斜阳远,但秋波不断,板桥依旧,烟树弥漫。
独倚高寒,去住无端。遍尘封、雾回阴阴见。
有当涂市井,几家帘幕,到处阑干。
难得楼台如此,更谁省、惜丛残。
认空郊、渐与斜阳远,但秋波不断,板桥依旧,烟树弥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的游子在高楼上眺望的画面。"独倚高寒",诗人独自站立在高楼之上,感受到寒冷和孤寂,暗示了内心的落寞。"去住无端"则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和迷茫。雾气笼罩,视野模糊,只能隐约看到远处的市井人家,几家的帘幕和栏杆,显得格外冷清。
诗人感叹楼台虽美,却无人欣赏这丛残之景,流露出一种被忽视的哀愁。随着夕阳西下,空旷的郊野逐渐被拉长,秋水连天,板桥依旧,烟树迷蒙,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袁克文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时代和个人情感。
有客奉一书,开缄眼忽明。
举世重干禄,所争惟利名。
谁能志名山,勋业事管城。
尹君磊落人,文章拟权衡。
意专闵遗佚,蔼然有馀情。
三复序例言,令我心益倾。
何时棹孤舟,握手话平生。
大江鲈鱼鲙,秋风莼菜羹。
剧谈资杯酒,斗落气纵横。
旧梦生花笔已枯,今吾未胜昔年吾。
衣冠恰称须眉古,乡党咸嗤面目迂。
终日咿唔钻故纸,等身著作背时趋。
青毡一片传家物,世守楹书异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