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坞桃花绽,仙源又见春。
夕阳归牧下,牛背笛声频。
霞染山腰暗,烟笼柳眼新。
刘君若相访,此是避秦人。
林坞桃花绽,仙源又见春。
夕阳归牧下,牛背笛声频。
霞染山腰暗,烟笼柳眼新。
刘君若相访,此是避秦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首句“林坞桃花绽,仙源又见春”以桃花盛开的景象开篇,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仿佛仙境重现人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夕阳归牧下,牛背笛声频”描绘了日落时分牧童归家的情景,笛声悠扬,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后两句“霞染山腰暗,烟笼柳眼新”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山腰被晚霞染成暗红,柳树在轻烟中显得格外清新。这里运用了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同时也烘托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意境。
最后,“刘君若相访,此是避秦人”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他们能来此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找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避世之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登高势欲坠,踰险心始领。
戒想适其恒,经过何由骋。
泄云行崦杉,零露浥涧茗。
玄蝉振山凄,白鹭团沙整。
久盼归舟近,况怀垂钓永。
岂不畏严程,无因揽流景。
烟霞蕴至乐,岁月启深省。
百丈有幽期,眷兹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