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朝暮去,徒事挹香芬。
心苦那如妾,蓬飘莫是君。
渔舟沿浦入,人语隔溪闻。
最恨无情水,东西两岸分。
采莲朝暮去,徒事挹香芬。
心苦那如妾,蓬飘莫是君。
渔舟沿浦入,人语隔溪闻。
最恨无情水,东西两岸分。
这首《采莲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子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开篇“采莲朝暮去,徒事挹香芬”两句,既点明了采莲女的劳作场景,也暗示了她们对莲花香气的痴迷与向往。通过“徒事”二字,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辛酸,仿佛在说,尽管日复一日地采莲,但内心深处的追求似乎难以触及。
“心苦那如妾,蓬飘莫是君”两句,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心苦”不仅指劳动之苦,更深层地表达了对爱情或某种理想追求的艰难与执着。“那如妾”则是在强调自己内心的痛苦无人能理解,仿佛只有自己独自承受这份苦涩。而“蓬飘莫是君”,则可能暗喻着心中的那个人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难以捉摸,或许已经远离。
接下来,“渔舟沿浦入,人语隔溪闻”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渔舟缓缓驶入河浦,远处传来的人声,虽隔着溪流,却依然清晰可闻。这样的景象,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映射出采莲女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最后,“最恨无情水,东西两岸分”一句,将情感推向极致。这里的“无情水”并非实指,而是借水喻人,表达对无法跨越的障碍的无奈与愤慨。东西两岸的分隔,象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现实中的,都让人心生遗憾与痛楚。
整体而言,《采莲曲》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采莲女在劳作与爱情双重压力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