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雪花建檐瓴,只道愁霖耳畔鸣。
破晓起来林影动,一山禽鸟已春声。
风竹雪花建檐瓴,只道愁霖耳畔鸣。
破晓起来林影动,一山禽鸟已春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雨后初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勃的氛围。
首句“风竹雪花建檐瓴”,以“风”、“竹”、“雪花”、“建檐瓴”四个意象串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寒风中,竹叶轻摇,雪花飘落于屋檐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这里的“建檐瓴”可能是指雪花积聚在屋檐上,形成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景。
次句“只道愁霖耳畔鸣”,转而表达诗人对雨水的复杂情感。原本以为是连绵不断的愁霖,却在耳边响起,实际上是在描述雨后的清新与宁静,而非愁绪。这一句通过反差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雨后空气的清新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第三句“破晓起来林影动”,描绘了晨光初现时的情景。随着天色渐亮,树林中的光影开始活动起来,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一山禽鸟已春声”,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山林间,禽鸟的啼鸣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情趣。
腰鎌声相呼,十百南亩获。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
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
於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原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