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程贰教李春夫四首·其二泮宫迎养》
《乌程贰教李春夫四首·其二泮宫迎养》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木铎晨初举,亲舆暮已过。

禄嗟升斗薄,养比鼎裀多。

化雨连桥梓,文风振蓼莪。

不须经史训,身教易渐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李春夫的教育者在乌程地区的教养行为的赞美与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与影响。

首句“木铎晨初举”,以木铎(古代用于传令或教学的工具)在清晨被举起,象征着教育活动的开始,预示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接着,“亲舆暮已过”则描绘了教育者忙碌的一天,从清晨到傍晚,始终不辞辛劳地为学生授课,体现了其敬业精神。

“禄嗟升斗薄,养比鼎裀多”两句,通过对比禄(俸禄)与养(养育)的轻重,表达了对教育者生活条件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教育者更看重精神层面的付出而非物质回报,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化雨连桥梓,文风振蓼莪”运用了“化雨”、“桥梓”、“文风”、“蓼莪”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教育者如同春雨滋润万物,又如桥梁连接两代人,不仅传授知识,更弘扬了良好的文化风气,影响深远。

最后,“不须经史训,身教易渐摩”强调了身教胜于言传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可以更有效地影响他人,不需要过多的理论教导。这不仅是对李春夫教育方式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春夫教育行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与无私奉献,也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在于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塑造下一代。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题惠山文昌宫

凿翠开灵宫,低墙补山缺。

下有流泉深,澹然静而洁。

入山不见山,探奇在一室。

高阁忽登临,槛外峰崒屼。

丛桂生石间,根与石为一。

境寂无人声,遥望云一抹。

怅然忆先人,手痕在石碣。

(0)

上新城王少司农

琅琊簪绂远逶迤,江左夷吾领度支。

莲烛夜翻蝌蚪册,柳烟晨步凤凰池。

青云此日无双业,黄绢当年绝妙辞。

见说堂开麟脯宴,麻姑先为驻秋曦。

(0)

赠曾黎崖明府二首·其二

仆散惟余犬,囊空剩一弦。

秋风吹五柳,庭树乱鸣蝉。

(0)

挽鄂刚烈公

将相家风济代才,鄂公秉节旧登台。

他年士庶悲羊祜,今日朝廷忆郭隗。

瀚海阴风新鬼哭,沙场碧血异花开。

昭忠祠庙英灵聚,为报高堂辫发回。

(0)

自题小照原注:戊戌四月初六日吴学署中作

不胜潇洒送清晖,松韵泉声满四围。

入座自挥青玉麈,临流还着绿蓑衣。

人间谁更穷于我,天上宁无路可归。

陶令嗔儿却多事,撚须且看句先飞。

(0)

小孤山

排空峭壁水中央,天外群峰接渺茫。

瀛海蓬山方寸地,青鬟明镜一泓妆。

何年玉貌离尘世,终古神娥共瓣香。

定有湘灵此栖止,依稀瑶瑟送归航。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