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池禅师以纸衾见遗作此谢之》
《玉池禅师以纸衾见遗作此谢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纸衾来自玉峰前,旋坼封题一粲然。

便觉室庐增道气,不忧风雨搅闲眠。

就床堆叠明如雪,引手模苏软似绵。

拥被并垆和梦暖,全胜白氎紫茸毡。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玉池禅师以纸衾见遗作此谢之》。诗中描述了玉池禅师赠予的纸衾,以及诗人对此物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首句“纸衾来自玉峰前”,描绘了纸衾的来源,仿佛是从那高耸入云的玉峰之巅而来,暗示其珍贵与不凡。接着,“旋坼封题一粲然”则展现了打开包裹时的喜悦与惊喜,如同阳光下的微笑,明亮而温暖。

“便觉室庐增道气,不忧风雨搅闲眠。”这两句表达了纸衾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舒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使得居住的环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气息,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眠,无惧外界的干扰。

“就床堆叠明如雪,引手模苏软似绵。”进一步描绘了纸衾的质地与外观,如同洁白的雪花般纯净,触感柔软得如同棉花,让人不禁想要伸手触摸,感受那份细腻与温暖。

最后,“拥被并垆和梦暖,全胜白氎紫茸毡。”将纸衾与传统的保暖材料进行对比,强调了纸衾的独特之处——不仅保暖效果出色,还能让人心境平和,拥有一个温暖而安详的梦境,甚至比那些昂贵的白氎或紫茸毡还要令人满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纸衾的材质与功能,更传达了诗人对禅师深厚情谊的感激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黄充出游三首·其二

诸郎联璧万人看,新有诗声伯仲间。

作意登临还得句,此生宁复要长闲。

(0)

和黄充出游三首·其三

剩欲登临强作欢,衣冠未动意先阑。

从今泉石非吾事,只借君诗细细看。

(0)

挽赵秋晓·其二

惊呼事定隔存亡,天地无情此恨长。

冷落席门怜曲逆,凄凉诗法忆濠梁。

此生结习缘犹浅,晚景追陪愿未偿。

珍重韩公遗稿在,忍将展玩怕情伤。

(0)

闲步过芳菲园

尽日芳菲园,不见芳菲好。

茂草与斜阳,脉脉情多少。

(0)

句·其十

浪平山接影,山尽树回根。

(0)

保应庙

投迹空山计已非,江都消息乱来稀。

庙前几种春香草,错怪王孙去不归。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