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白披缁迹涉奇,傍人能说举幡时。
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实封输与小沙弥。
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
脱白披缁迹涉奇,傍人能说举幡时。
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实封输与小沙弥。
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赠音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是在向一位僧侣(音上人)表达敬意和友情。
“脱白披缁迹涉奇”,这里的“脱白”指的是脱下俗衣,“披缁”则是穿上僧袍,“迹涉奇”表现了诗人对佛法或禅宗中追求超凡脱俗境界的赞赏。
“傍人能说举幡时”,“傍人”可能指的是旁观者,“能说”是能够解释或传述,“举幡时”则是在特定的仪式或场合,如佛教中的法会等。
“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这里的“禅家”指的是修习禅法的僧侣,“合掌来参请”表达了他们以恭敬的姿态向音上人请益或请求指导。而“乌寺摇头不住持”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场景,或者是比喻性的语言,表示对音上人的教诲难以把握。
“喜舍未逢大檀越,实封输与小沙弥。”这里的“喜舍”表达了施舍或布施的快乐,“未逢大檀越”可能是在说还未遇到真正的大施主或资助者。接着,“实封输与小沙弥”则是指真诚地将物品或知识传递给初学之人。
“是凡是圣都休问,且为渠看一袖诗。”这句话表达了对音上人的崇敬和信任,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圣贤,都不必过分探究,只需暂且为他欣赏这一袖中的诗句。
整首诗体现了刘克庄对于佛法或禅宗的尊重,以及他与音上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文人与僧侣之间在精神追求上的交流和相互尊重。
锦帐羔儿酒。见南窗、玉梅破冻,胆瓶知否。
复阁红炉金烬爇,暖意悄参熨斗。
候缇室、琯吹寸九。
琼幕帘垂风不到,怯宵寒、更遣帷犀守。
铺熊毳、画葵首。关心岁序飙轮走。
呵牙管、颂椒才罢,忙笼纤手。
荔砌阴长添一线,绣袜女红新受。
讶冰箸、晶莹檐口。
藏了银彄刚送腊,闹铜街、又看倛头丑。
娇黄额、寿阳牖。
颤白摇红,趁疏篱、晓剪霜寒花凝。
琴局笔床,雅映冷标幽韵。
高低忽乱明妆,带一片、斜阳窗暝。休哂。
算几番、枕秘者回瓶隐。沅湘动新咏。
且酡颜借酒,苦吟啜茗。矮几凭、温梦蝶,一双栖并。
还愁碎飐西风,似醉客、惊魂无定。灯近。
画秋心、素屏圆影。
过横塘,艳魂花外吹香。
试问卅六鸳鸯,若个梦成双。
自分莲心独苦,又澹烟疏雨,替作凄凉。
只闹红一舸,而今甚处,闲了斜阳。
艳歌忽起,素波乍冷,残月昏黄。
解佩归来,算只有、一重烟水,摇曳愁长。
泪珠揾也,等几时、还赋清湘。
怕再过、那秋风江上,并刀未剪,已断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