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一》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一》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西兴渡口乱啼鸦,锦缆牵江目力赊。

六馆衣冠沦道路,三宫珠玉走风砂。

山川不尽心难老,岁月忧煎发渐华。

行到湘南归不得,倚门应是望天涯。

(0)
注释
西兴渡口:渡口名。
乱啼鸦:乌鸦乱叫。
锦缆:华丽的缆绳。
目力赊:目光遥远。
六馆:古代官署名,代指贵族官员。
衣冠:官服和帽子,代指官员。
沦道路:散落在道路上。
三宫:皇宫。
珠玉:珠宝玉石。
风砂:风吹沙走。
山川不尽:山河壮丽无尽。
心难老:心情难以保持年轻。
岁月忧煎:岁月带来的忧虑。
发渐华:头发渐渐斑白。
湘南:地名,位于湖南南部。
归不得:无法回家。
倚门:倚靠门扉。
望天涯:遥望远方。
翻译
西兴渡口乌鸦乱叫,华丽的缆绳牵引着江水,目光却难以触及远方。
贵族官员们的服饰散落在道路上,皇宫中的珠宝玉石被风吹沙卷走。
山河壮丽,但心中的忧虑无法使青春永驻,岁月的忧虑使我头发渐渐斑白。
走到湘南却无法回家,倚靠门扉时想必也在遥望天边。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西兴渡口乱啼鸦”运用了鸦鸟啼叫的声音来渲染出一片寂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锦缆牵江目力赊”,则是通过对锦缆(船只连接用的绳索)的形象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和牵挂之情。

接着,“六馆衣冠沦道路”和“三宫珠玉走风砂”,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官员服饰和皇家珍宝被抛弃的情形,隐喻了政治动荡不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中间,“山川不尽心难老”一句则是诗人通过山水之美,寄寓自己对家国的不离不弃的情怀;“岁月忧煎发渐华”,则是抒发了时光易逝、年华渐老的感慨。

尾联,“行到湘南归不得”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返回故乡的哀愁;“倚门应是望天涯”,则是通过倚靠门窗眺望远方,传递出对家园无限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怀旧和对故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世的忧虑。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将其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幅充满乡愁和时代感的画面。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热河道中

山色岚光映马鞯,软沙细草缓鸣鞭。

花开遍野时飞蝶,云散晴空好射鸢。

孤店酒帘飘柳外,几家溪水绕门前。

穿林暮返携锄叟,略彴欹斜度晚烟。

(0)

池边

斋居读书暇,晚向池边步。

水面落花浮,水底行云度。

山色从西来,泉声日东注。

静观物何闲,超然得妙悟。

(0)

幽居

小筑幽居爱近郊,夜迟月色隐林梢。

寒侵珠箔灯光淡,风动纱窗竹影交。

野外钟声闻断续,案头诗律费推敲。

翛然兀坐情空尽,识得原无物可淆。

(0)

塞上晚眺

倒影余霞丽,晴沙入望平。

千峰含暮霭,万幕起秋声。

度垄牛羊下,归鞍雉兔盈。

割鲜将进酒,边月照高旌。

(0)

陈艺林世交持其尊甫补松世丈溪山无尽图索题,题卷中有先人七古诗,伏读数过,凄然有作

幼读高堂题图诗,诗中尽含无尽词。

我今披图瞻公像,图外殊系无尽思。

时阅四五十年久,劫历水火刀兵后。

城郭人民尽变迁,溪山犹得包诸有。

天生福地付福人,画本印證风味真。

山灵到处神呵护,不随俗氛委灰尘。

况复宗子孝行笃,宝泽胜比宝金玉。

护此图卷舟车偕,患难捧作蓼莪读。

十载流离海上归,适我菰城三度来。

相逢歧路增叹息,望云不见颜不开。

片片飞入溪山里,欲断复连情难已。

断时惆怅隔人间,连则风尘绾故里。

我后君生三十年,旧雨新雨感从前。

索题诗句辞未可,题不敢题思渺然。

相思何在渺难语,恍惚重桂堂前处。

父执父书两莫分,如闻所言吾语汝。

吁嗟乎,一卷中见雷陈交,画兮诗兮神不遥。

固知思泪同无尽,苕霅溪清弁山高。

(0)

重九偕张棣笙施衡甫两学博叔兄子承登道场山至万象塔,北望太湖放歌纪事

我生少小客菰城,日对城南山之塔。

塔矗山顶不知名,但喜山塔天作合。

续来此邦已壮年,城郭人民历变迁。

不寻名胜徒惆怅,碌碌车马走烽烟。

何幸今岁又三到,山灵号咷转为笑。

九月九日天气清,漫集壶觞邀同调。

初入平陂蚁珠穿,旋跻危磴猾巢悬。

股栗神眩难休息,攀扶直欲穷崖巅。

忽起天风何浩浩,此身已在千岩表。

昂瞻天外阊阖开,俯瞰群山培塿小。

方见斯塔位置间,卓立苍茫我欢颜。

本有康庄达人境,绝无尘俗绾仙寰。

平时所见乃山背,欲登不登三十载。

端由恒蹊迷浅人,井观万物等盆戴。

崎岖阅尽履坦途,浮障销除證真吾。

到此如酬饥渴愿,装严非独宝浮屠。

浮屠北望渺无极,滚滚洪涛天一色。

吴越具区八百里,塔势空横影卧黑。

山川呼吸灵气通,方丈蓬壶在眼中。

况复奇峰罗七二,奔赴俨出偏师攻。

塔兮会心寂铃语,尽大乾坤理如许。

登临此地揽其全,学海学山齐得所。

山前落日不可留,一啸长空木落秋。

青林红树相应答,读书当有何楷俦。

噫吁嘻,未到山头不见湖,日对此山何为乎。

我今疑晢归去发长歌,欲问看山不足苏东坡。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