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
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
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
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
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
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
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涬。
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
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
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
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
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
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
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马臻在元代游历龙门山桑乾岭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清晨,诗人从桑乾岭出发,前往龙门山的旅程之中。接着,“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直至抵达山顶的壮丽景象。
“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两句,通过描述驿骑的疲惫与漫长的旅途,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过程的艰辛与挑战。而“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吴楚大地,夕阳西下,群山笼罩在暮色之中的宁静画面。
“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表达了诗人归途中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山水之美与心灵的和谐统一。最后,“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涬”两句,总结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创作灵感的相互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我浮凌江问韶石,孤舟百丈缘江干。
江干岩石势往复,尽日紫翠篷窗攒。
幽处时时舍轻楫,捷足往往追飞翰。
危崖忽豁得真赏,嵌窦架屋惊奇观。
玲珑窾窍窗户揭,宛转形势堂庑宽。
白蝠鸦腾乳兽立,苍苏甲脱藤蛇蟠。
深坳似闻虎腥热,积黝下宅龙身安。
火铃流照气先摄,金镜在掌神为寒。
当时坐觉万象迫,过眼岂特飞烟残。
岂知铁冠丈人在,许我旧好联新欢。
我来未能同酒客,桑苎书携二三策。
已欣松枝落细细,更闻石井鸣瑟瑟。
是时山意初风色,徐看细雨来清壁。
铁浪茶芽春早摘,破颜一笑非水脉。
讵惊声转羊肠间,最喜凉生麈尾侧。
平生嗜险探奇意,到此萧然反冰释。
穷荒物色感灵异,万里烟霞思羽翮。
还应野服携黄冠,晚向苍屏吹铁笛。
《铁冠岩》【清·冯敏昌】我浮凌江问韶石,孤舟百丈缘江干。江干岩石势往复,尽日紫翠篷窗攒。幽处时时舍轻楫,捷足往往追飞翰。危崖忽豁得真赏,嵌窦架屋惊奇观。玲珑窾窍窗户揭,宛转形势堂庑宽。白蝠鸦腾乳兽立,苍苏甲脱藤蛇蟠。深坳似闻虎腥热,积黝下宅龙身安。火铃流照气先摄,金镜在掌神为寒。当时坐觉万象迫,过眼岂特飞烟残。岂知铁冠丈人在,许我旧好联新欢。我来未能同酒客,桑苎书携二三策。已欣松枝落细细,更闻石井鸣瑟瑟。是时山意初风色,徐看细雨来清壁。铁浪茶芽春早摘,破颜一笑非水脉。讵惊声转羊肠间,最喜凉生麈尾侧。平生嗜险探奇意,到此萧然反冰释。穷荒物色感灵异,万里烟霞思羽翮。还应野服携黄冠,晚向苍屏吹铁笛。
https://shici.929r.com/shici/9mbZq.html
雄雷震空六甲驱,空青塞户阴模糊。
卷毛舕舌形状殊,逃尽虎豹豺狼貙。
谛视细细苍苔铺,伏而不动非石乎。
陡回惊悸生欢娱,洞天咫尺开仙都。
中不百亩蛇线纡,五里十里盘崎岖。
前之升者猱附涂,以踵摩顶仰可呼。
忽然索之又亡逋,白日在空午欲晡。
翻身跳入壶公壶。四壁翠洒松雨粗。
松生石隙老更腴,不阶尺土元气扶。
松耶石耶德不孤,石以松古青逼肤,松以石怪垂龙胡。
天风来往调笙竽,满身云气留斯须。
出门舆马喧九衢,胸中了了丘壑俱。吁嗟乎!
胸中了了丘壑俱,千秋画本思倪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