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答云岩·其二》
《又和答云岩·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冰柱刘叉素有声,诗筒毋惜仆频更。

鸳鸯瓦上犹留伴,一霎南风又酿成。

(0)
翻译
刘叉的冰柱向来名声在外,
请不要吝啬,让我常常更换你的诗筒。
注释
冰柱:形容刘叉的诗才如同冰柱般清冷、独特。
刘叉:唐代诗人,以其奇特的诗风著称。
诗筒:古代文人用来传递诗作的筒子,这里指代诗人的创作。
毋惜:不要吝啬,表示鼓励或请求。
仆:谦称自己。
鸳鸯瓦:屋顶上的瓦片,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
犹留伴:仍然有伴侣留存。
一霎:片刻,形容时间短暂。
南风:夏季的东南风,可能带来温暖或变化。
酿成:形成,此处指南风引发的情感或情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又和答云岩(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继承了唐诗的清新自然,融入了宋诗的精致婉约。在鉴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冰柱刘叉素有声”,通过描绘冰柱在清晨微弱光线下的形态,传递出一种生机与动静结合的意境。"诗筒毋惜仆频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处理,他将这些声音比作诗歌中的节奏,表达了他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不愿放过的珍惜之情。

接下来的“鸳鸯瓦上犹留伴”一句,以鸳鸯(一种水鸟)停留在瓦上为意象,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孤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或某种美好的留恋之心。

最后,“一霎南风又酿成”,则是通过对南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南风在这里象征着温暖与生机,"酿成"则暗示了一种情感的积累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写实和深邃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瞬间的感悟与珍视,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颂古四首·其一

恰如刽子气雄豪,便向咽喉下一刀。

五脏肝心皆砉出,方知王法不相饶。

(0)

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其五

吴堤新柳倚晴烟,浅绿轻红最可怜。

不是多情管离别,要将春色送行船。

(0)

和韩涧泉韵题周晋仙山楹

不剪亦不斲,山楹在尘表。

石泉声淙淙,秀谷自围绕。

是中玄览人,未见今日了。

君固自无心,世亦不易晓。

梦奠何可攀,颓然泰山小。

当时岩壑人,百世何矫矫。

清吟振霞缨,日翳群阴悄。

(0)

友人铜雀台砚

异物留传因好古,南来箧笥伴瑶琴。

漳河流水去无已,魏主荒台久废沈。

往日奸文须九锡,今朝片瓦尚千金。

所嗟人事多浮伪,谁识河滨古舜心。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二

默成其性,慧润其定。虚应六窗,观通三径。

善巧开权,触机堕阱。怪杀者僧,药多成病。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四九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