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含烟,凉花滴露,碧天澄澈如波。
促织声停,知人懒掷金梭。
风前几度凝眸立,算愁心、无奈秋何。
漫楼头、赢得遥峰,学敛双蛾。
香消宝鸭云屏掩,早寒生楚簟,扇却轻罗。
欲觅馀芬,池边但有残荷。
争春旧馆听莺处,料而今、绿满庭莎。
忍凭栏,数尽飞鸦,盻断明河。
高树含烟,凉花滴露,碧天澄澈如波。
促织声停,知人懒掷金梭。
风前几度凝眸立,算愁心、无奈秋何。
漫楼头、赢得遥峰,学敛双蛾。
香消宝鸭云屏掩,早寒生楚簟,扇却轻罗。
欲觅馀芬,池边但有残荷。
争春旧馆听莺处,料而今、绿满庭莎。
忍凭栏,数尽飞鸦,盻断明河。
这首《高阳台·秋晓》由清代词人黄兰雪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晨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秋意和淡淡的哀愁。
开篇“高树含烟,凉花滴露,碧天澄澈如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的景象:高耸的树木笼罩在轻烟之中,凉爽的花朵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澈的湖水一般。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接下来,“促织声停,知人懒掷金梭”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静。促织(即蟋蟀)的叫声停止了,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人们也懒得去编织金梭,表现出一种慵懒、闲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与前面的宁静相呼应,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
“风前几度凝眸立,算愁心、无奈秋何。”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秋景时的思绪和情感。在微风中,她多次驻足凝视,内心充满了对秋的愁绪,似乎无法摆脱季节更迭带来的感伤。
“漫楼头、赢得遥峰,学敛双蛾。”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楼头的遥峰比作敛眉的女子,形象地描绘了楼头景色的凄美,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和哀愁。
“香消宝鸭云屏掩,早寒生楚簟,扇却轻罗。”这一段描述了室内的情景,香炉中的香气已经消散,云屏被轻轻掩起,寒气已开始侵入,轻罗扇被放下,暗示了主人公从室外转入室内,室内的冷清与室外的秋意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悲凉的氛围。
“欲觅馀芬,池边但有残荷。”最后,主人公试图在池边寻找残留的香气,却发现只有枯萎的荷花,这既是自然界的凋零,也是她内心情感的写照,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晨的静谧与哀愁,以及主人公面对季节更替时的复杂心情。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本丘壑人,幸陪金闺彦。
煌煌处士星,分辉照南甸。
驾言出城东,弭节蓬莱殿。
高云澄宇宙,江气白如练。
维时迫重九,楚楚集清燕。
罗袂微风散,文采明霞绚。
系马高阳池,华觞列丰膳。
谁为蜕骨仙,大药成九鍊。
手把黄金花,安得长会面。
沧波浩茫茫,坐见桑田变。
志士多苦心,甘许铁为砚。
张公人中英,倜傥吾所羡。
海内阅神交,目若岩下电。
良晤欣在兹,既醉复留恋。
偶凭青鸟使,书来疾如箭。
愿言附冥鸿,修翼排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