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花妥逐莺飞,愁绝江南雪里时。
嚄唶何须旁檐喜,毰毸相对两寒枝。
上林花妥逐莺飞,愁绝江南雪里时。
嚄唶何须旁檐喜,毰毸相对两寒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季节感的画面。"上林花妥逐莺飞",诗人以春天的典型景象开篇,上林苑中的花朵盛开,伴随着黄莺的轻盈飞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接下来的"愁绝江南雪里时"却转而描绘了江南冬季的凄清景象,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江南冬季雪景的深深愁绪。
"嚄唶何须旁檐喜",这里的"嚄唶"可能是形容鸟鸣声,诗人似乎在说,那些鸟儿无需为檐下的温暖而欢欣,因为它们有自己的生活和乐趣。而"毰毸相对两寒枝"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两只鸟儿在寒冷的树枝上依偎的情景,它们的毛羽蓬松,形象生动,更显出冬日的严寒和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出画面的丰富层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冬天的寂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
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
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
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
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客子愁来,闲信马、到涵空阁。
谁为我、敛云收雾,青天为幕。
八万顷湖如镜静,波神护断东南角。
望孤帆、杳杳度微茫,山邀却。
三塞外,纷狐貉。
三径里,悲猿鹤。
笑鸱夷老子,占他头著。
正使百年能几许,看来万事难描摸。
问吴王、池馆复何如,霜枫落。
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
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
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
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
春水涨,鳞鳞细。
春草暗,茸茸腻。
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
椿菌鸠鹏休较计,倚空一笑东风里。
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
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
聊小小,旌旗队。
聊且且,笙歌载。
正冥濛烟雨,许多情态。
南北枝头犹点缀,东西玉畔休辞避。
待莼鲈、归思动西风,相携未。
问信江梅,渐推出、红苞绿萼。
堪爱处,平生怀抱,岁寒为托。
瘦骨皱皮犹老硬,孤标独韵难描摸。
怕东君、压住等春来,鞭先著。
止渴事,风烟邈。
和羹事,风波恶。
想翠禽啁哳,笑他都错。
争似花开颓醉玉,月天更引霜天角。
便一年、强作十年人,山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