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军气,乍有乍微纤。
一去一来皆断续,又如霞气入青天,俱是败之先。
败军气,乍有乍微纤。
一去一来皆断续,又如霞气入青天,俱是败之先。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的气象变化,充满了战争的紧张与神秘感。
“败军气,乍有乍微纤。” 开篇即点明了战场上的气氛,败军之气时有时无,如同细微的丝线般飘忽不定,预示着战局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一去一来皆断续,又如霞气入青天,俱是败之先。” 接下来,诗人运用比喻,将战场上的气象变化比作断断续续的丝线和霞光穿透青天的现象,暗示这些气象现象可能是败局即将到来的征兆。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深刻揭示了战争中微妙而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与军事形势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中气象变化对战局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战争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力。在古代战争中,气象因素往往被视作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军事战略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思考。
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
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
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
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
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
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
两月文园病,千门落叶声。
客能携杖至,谁复倒衣迎。
日月朱颜失,行藏短发生。
芙蓉消渴采,蟋蟀向愁鸣。
几上分芝木,江间忆杜蘅。
青编妨吏事,白雪损时名。
久卧知朋好,何才荅圣明。
未应沧海路,终负野鸥盟。
胡飙乱卷星如雨,予归淮南君去楚。
明月浸冷广陵船,绿蘋愁绝潇湘渚。
尺书在袖数雁鸿,美人中夜怨砧杵。
乾坤日远欲问谁,阊阖天高重遇女。
一笑浮云坠青天,五平金茎听白苎。
万片龙鳞江上来,为尔直取天河煮。
共向天门骑白螭,肯向人间问腐鼠。
醉来高卧北斗旁,无数松篁月下语。
驾言俯长河,行行至南浦。
荆棘一何深,没我旧时渡。
三年滞行旅,今日返其素。
阶上兰蕙花,是我昔所树。
摇落萧艾旁,芬香日以故。
洲渚郁苍苍,瞻彼鸥与鹭。
若或见其俦,翩翩翔且顾。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悟。
行矣事者耕,秉耒躬晨雾。
寄谢逍遥子,与尔谐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