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鸣布谷,烟雨万家春。
庭草乱依榻,山云低傍人。
当歌惟胜地,快意几芳辰。
醉杀高阳客,花前倒葛巾。
南园鸣布谷,烟雨万家春。
庭草乱依榻,山云低傍人。
当歌惟胜地,快意几芳辰。
醉杀高阳客,花前倒葛巾。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南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南园鸣布谷,烟雨万家春”以布谷鸟的啼鸣和烟雨蒙蒙的春景开篇,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画面。接着,“庭草乱依榻,山云低傍人”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了园内的细节,庭草随意生长,山云贴近人,既表现了园子的幽静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
“当歌惟胜地,快意几芳辰”则表达了在如此美景中欢聚一堂的畅快心情,无论是歌声还是欢笑,都因身处这美好的地方而倍感愉悦。最后,“醉杀高阳客,花前倒葛巾”以酒宴上的豪情作结,高阳客本是古代好酒之人,此处借指饮酒尽兴的宾客,在花前醉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欢乐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欢愉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我行徐济间,望望三日程。
波涛杂风雨,满耳皆秋声。
吾宗幸多贤,足慰千里情。
贰车始告别,水曹复相迎。
络绎问起居,道路生光荣。
缅怀忠壮公,百世留宗盟。
万顷篁墩湖,流泽渊且泓。
西亭鄱水深,东下青溪萦。
遂令好孙子,联翩发高闳。
有如照乘珠,连城价峥嵘。
顾我虽壮年,病散终无成。
乡心折一寸,白发增几茎。
所期在诸阮,努力勤功名。
谨无愧世烈,况乃逢休明。
淹留势不可,暌违意难平。
离离秋草黄,渺渺霜鸿征。
酒尽我当发,残阳下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