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题为《寒菊》。诗中描绘了霜降时节,园中菊花在严寒中绽放的景象,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
首句“皎皎园中霜”描绘了霜降时节,园中被一层洁白的霜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鲜鲜砌间菊”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菊花。菊花在石阶之间绽放,色彩鲜明,与霜色形成对比,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
“长至破旬来,兹芳乃幽独”,描述了菊花在寒冷的季节里独自绽放的情景,暗示了其不畏严寒、独立不群的品格。接下来的“岂其时使然,寒威未加肃”,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菊花为何能在严寒中绽放的疑问,进一步强调了其生命力的非凡。
“又岂各有命,荣谢分迟速”,则从命运的角度探讨了菊花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指出其生命历程的独特性。紧接着“如何纤柔质,坚可敌松竹”,赞美了菊花虽然外表纤细柔弱,但其内在的坚韧却能与松竹媲美,象征着其内在力量的强大。
“绿叶共威蕤,金英相陆续”,描绘了菊花在绿叶的衬托下,金黄色的花朵不断绽放的美丽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菊花的外在美,也寓意着其生命力的持续与旺盛。
“究之得所自,养助为之福”,揭示了菊花之所以能在严寒中绽放,是因为得到了适当的养护与助力,强调了环境与人为因素对其生长的重要性。
“去蠹诱童稚,剪蒿专野仆”,通过具体的行动,如驱赶害虫、修剪杂草等,表现了人们对菊花的爱护与照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恐弱即枝扶,忧乾必浇沃”,表达了对菊花生长过程中的细致关怀,强调了适时的照顾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北风赖密樊,朝晖借馀燠”,描绘了菊花在北风中依靠密集的枝叶保护,以及早晨阳光余温的温暖,展现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侵牟绝蜂蝶,蹴蹂无鸡鹜”,通过禁止蜜蜂蝴蝶采蜜、避免家禽践踏,保护了菊花不受侵害,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与保护。
“得以保天材,隆冬尚芬馥”,强调了菊花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其芳香,象征着其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美好事物的坚守。
“一溉必后枯,嵇生论尤笃”,引用嵇康的话,强调了适当的灌溉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孟轲亦尝叹,濯濯牛山木”,引用孟子的话,表达了对牛山木(比喻生命力旺盛的树木)的赞叹,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与生命力。
“奚独物有是,在人宜慎毓”,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思考,指出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其独特之处,人类也应该谨慎地培养自己的品德与智慧,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长寿。
整首诗通过对寒菊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和高洁的品质,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学习寒菊的精神,珍惜生命,培养高尚的品德,追求内心的平和与长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