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危楼架泬寥,楼前物色不萧条。
窗临谢傅祠边树,门对曹娥渡口潮。
解使诗人争应接,也知老子极风标。
倦游已忘山阴路,胜饯仍须折简招。
闻道危楼架泬寥,楼前物色不萧条。
窗临谢傅祠边树,门对曹娥渡口潮。
解使诗人争应接,也知老子极风标。
倦游已忘山阴路,胜饯仍须折简招。
这首元代黄溍的《寄题高远楼》诗,以“闻道危楼架泬寥”开篇,描绘了一座耸立于广阔天空之上的高楼,虽处高远,但楼前景色并不显得萧瑟,反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窗临谢傅祠边树,门对曹娥渡口潮”,进一步渲染了楼的环境,窗户正对着谢傅祠旁的树木,门前则面对着曹娥渡口的潮水,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相映成趣。
“解使诗人争应接,也知老子极风标”,这两句表达了这座高远楼不仅吸引着诗人前来欣赏,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度也让老者为之倾倒。最后,“倦游已忘山阴路,胜饯仍须折简招”,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厌倦了四处游历的生活,但面对如此美景,仍然希望邀请友人一同前来,共享这难得的盛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高远楼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触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冰弦语。
在竹树、院落深深处。
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
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
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
三十年余池台泪,应不为、花奴羯鼓。
想天上,群仙老矣,其比似,人间更愁苦。
倩画阑、留住西风,莫教愁入云去。
溪翁琴皆浙音,故云。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
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
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锁琼碎。
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
算天音、不入人间耳。
何人谩、裛损青衫泪。
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
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
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九华惊觉,又偷承雨露,羞匀春色。
岸蓼汀苹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识。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娇颤浑无力。
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
应是未了尘缘,重来迟暮,草草西风客。
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
宫锦尊前,霓裳月下,梦亦无消息。
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