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云地下游,大计则犯难以争,三疏先曾拼一死;
记于公梦中语,今日竟成名以去,孤忠应自鉴千秋。
从朱云地下游,大计则犯难以争,三疏先曾拼一死;
记于公梦中语,今日竟成名以去,孤忠应自鉴千秋。
此挽联以沉稳之笔触,颂扬了袁昶的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上联“从朱云地下游,大计则犯难以争,三疏先曾拼一死”描绘了袁昶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勇毅与决绝,他不畏艰难,不惜牺牲,三次上疏,誓死捍卫正义,展现了其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
下联“记于公梦中语,今日竟成名以去,孤忠应自鉴千秋”则进一步赞颂了袁昶的孤高忠诚。引用“于公梦中语”的典故,暗示袁昶虽生前可能遭遇误解或不公,但其忠诚与正直终将被历史铭记,成为千秋佳话。此联不仅表达了对袁昶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寄托了对其遗志传承与后世景仰的深切期待。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赞扬了袁昶在关键时刻的英勇抉择,又强调了其忠诚品质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价值,是一幅生动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艺术画卷。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东南应眷倚。
当年丽绝,今其余几。
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
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
君好为。
携将苏醒,三吴生齿。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
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
歌盛美。
还送往趋天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