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二》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二》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把书不释手,非志冕与轩。

昔有董仲舒,三载不窥园。

道味归肝脾,遑恤厨无烟。

家贫未为贫,有书足可研。

寤寐千载心,俗子难与言。

勿叹师友寂,日日亲圣贤。

(0)
注释
书:书籍。
释:放下。
志冕:追求名利。
董仲舒:西汉学者。
窥园:离开书园。
道味:读书的乐趣。
肝脾:身心。
遑恤:无暇顾及。
厨无烟:厨房无人做饭。
家贫:贫穷。
研:研究,深究。
俗子:普通人。
言:交谈。
师友寂:师长朋友稀少。
日日:每日。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
我爱书如命,非为名利所驱。
从前有董仲舒,三年未曾离开过书园。
读书之乐融入身心,哪还顾及厨房是否烟火。
贫穷并非贫困,只要书籍在手,足以深研。
千年古人心愿,凡夫俗子难以理解。
不必感叹师友稀少,每日亲近圣贤即可。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学问与坚守雅致的诗篇。开篇“把书不释手,非志冕与轩”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紧接着,“昔有董仲舒,三载不窥园”引入历史上的学者董仲舒,他闭门读书三年不问世事,以此强调学习的专注与时间的长期投入。

“道味归肝脾,遑恤厨无烟”则是说诗人对道理的品味已经渗透到心底,对于生活中的烦恼和匮乏,也只是一时的困扰,并不影响内心的宁静。

“家贫未为贫,有书足可研”表达了即便家庭贫寒,但只要有书籍,便是精神上的富足,足以探索和研究。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在物质贫困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态度。

“寤寐千载心,俗子难与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深远与独特,这种跨越时空的心境,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

最后,“勿叹师友寂,日日亲圣贤”劝诫自己不要悲叹朋友的稀少,而应该每天亲近那些圣贤之士,即便是在书籍中也要时刻保持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学习。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于品德高尚者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品格与精神生活的极致追求。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解语花·龙沙殿腊

龙沙殿腊,兔苑留寒,花照冰壶夜。
乱山平野。
装珠树满眼,买春无价。
墙头苑下。
浑不见、桃夭杏冶。
凝趁风、庚岭寒梅,触处都飘谢。
吹面峭寒未怕。
览瑶池万里,飞观高榭。
霓旌鹤驾。
歌黄竹、胜跃踏青骄马。
峰峦似画。
但点缀、片时相借。
惊望中、玉宇琼楼,残溜空鸳瓦。

(0)

霜天晓角·满前儿女

满前儿女。
今日都欢聚。
今也阿弥八十,儿也五十五。
瓷瓯并瓦注。
山歌和社舞。
但管年年强健,妆成个、西王母。

(0)

花发沁园春·换谱伊凉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
年年佳会。
长是傍、清明天气。
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
一簇猩罗凤翠。
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
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
人生适意。
流转共、风光游戏。
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0)

昼锦堂·思纵步

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
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
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
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招。

(0)

眼儿媚·垂杨袅袅蘸清漪

垂杨袅袅蘸清漪。
明绿染春丝。
市桥紧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
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0)

谒金门·吟院静

吟院静。
迟日自行花影。
熏透水沈云满鼎。
晚妆窥露井。
飞絮游丝无定。
误了莺莺相等。
欲唤海棠教睡醒。
奈何春不肯。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