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山中月,当年鹤上人。
众情无不总,吹断洛城尘。
问子游何远,而今曲尚新。
秋光皆逼汉,箫韵异调秦。
世隔钧天乐,云移放浪身。
愿追馀响去,抗手揖群真。
此夜山中月,当年鹤上人。
众情无不总,吹断洛城尘。
问子游何远,而今曲尚新。
秋光皆逼汉,箫韵异调秦。
世隔钧天乐,云移放浪身。
愿追馀响去,抗手揖群真。
这首诗描绘了在缑山月夜,诗人听王子晋吹笙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首句“此夜山中月”以月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幽深的山间夜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当年鹤上人”一句,巧妙地将王子晋与仙鹤联系起来,暗示了他超凡脱俗的身份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众情无不总,吹断洛城尘”则进一步渲染了王子晋吹笙的影响力,不仅触动了山中的月色,也似乎能跨越时空,吹散了洛阳城的尘埃,表达了音乐的魔力和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问子游何远,而今曲尚新”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王子晋及其音乐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音乐的永恒价值,即便是在遥远的过去,其音乐依然能够引起共鸣,展现出音乐超越时间的力量。
“秋光皆逼汉,箫韵异调秦”则运用对比手法,将王子晋的音乐与古代的宫廷音乐相比较,强调了其音乐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仿佛将秋天的景色都凝聚在了箫声之中,与秦地的音乐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世隔钧天乐,云移放浪身”描绘了音乐与自然、宇宙的融合,仿佛音乐可以穿越时空,让人的身心得到自由的释放,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最后,“愿追馀响去,抗手揖群真”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音乐的余音,与仙界诸神交流的愿望,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音乐的魔力、自然的和谐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