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罗山朱明失门户,浮丘丈人作杯渡。
浮来一住三千年,至今灵踪尚俨然。
葛洪丹灶在何许,归来白石试烂煮。
赤松未来款洞门,学士诗坛今尚存。
自从学士归天府,人物空然一环堵。
我来缅想真仙风,欲拉幽人辟旧踪。
载酒张琴时一至,高歌击碎铁如意。
我闻罗山朱明失门户,浮丘丈人作杯渡。
浮来一住三千年,至今灵踪尚俨然。
葛洪丹灶在何许,归来白石试烂煮。
赤松未来款洞门,学士诗坛今尚存。
自从学士归天府,人物空然一环堵。
我来缅想真仙风,欲拉幽人辟旧踪。
载酒张琴时一至,高歌击碎铁如意。
这首诗描绘了对浮丘山的向往与缅怀之情,以及对古代仙人生活的想象。诗人张诩通过描述浮丘山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展现了对仙风道骨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我闻罗山朱明失门户”,以“闻”字引出对浮丘山的传说,暗示了这个地方曾是仙人居住之地,充满了神秘色彩。“浮丘丈人作杯渡”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渡水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接着,“浮来一住三千年,至今灵踪尚俨然”两句,表达了对仙人在此地留下痕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古老与神圣。随后,诗人转向对历史遗迹的追忆,“葛洪丹灶在何许,归来白石试烂煮”,提到了葛洪炼丹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赤松未来款洞门,学士诗坛今尚存”两句,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人物,赤松子未到访的洞门与学士留下的诗坛,都成为了时间的见证,体现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自从学士归天府,人物空然一环堵”则表达了对学士离开后的失落感,以及对当时社会氛围的感慨。最后,“我来缅想真仙风,欲拉幽人辟旧踪。载酒张琴时一至,高歌击碎铁如意”四句,展现了诗人自己对仙风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通过载酒、张琴、高歌、击碎铁如意等行为,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古代仙人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