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
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
畜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
险力此独壮,猛兽亦不停。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
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
畜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
险力此独壮,猛兽亦不停。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氛围。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了石龙涡的奇异之美。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两句设定了整个山水画卷的宏伟气势,石龙隐而不见,仿佛有着神秘的生命力,而那如同流星般落下的石雨,则增添了一份超自然的美感。
接下来的"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通过对比光线与阴影的不同,表现了山势之雄伟和天气之多变。山下阳光明媚,而山中则是阴郁,这种对照鲜明地描绘出了自然界的层次感。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一联,以水为媒介,将动态与静态结合起来。水的流动不仅带出了林木的生机,更让那些如珍珠般散落的水花附着于莓苔之上,营造出一种精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畜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则是对山中奇特生物的点睛之笔,这里的“畜”字生动地表现了各种动物各自忙碌的情形,而“当晨景欲暝”则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景色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渐渐模糊。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两句,以泉水和松林为对象,分别抒写了春日与夜晚的不同景象。泉水在春天显得清新脱俗,而松树在月光下则呈现出一种冷冽而深远的色彩。
"险力此独壮,猛兽亦不停"一联突出了山石之险峻和野兽之凶猛,这里“险力”二字形容了山势的雄伟,而“猛兽亦不停”则展现了一种生命力的旺盛。
最后,“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之后,对这片美景依依难舍的情感。这里的“浮心”暗示着内心的波动,而“恨未宁”则是对未能完全领略此地风光的一种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