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鸥只驯水,野鹤不受笼。
孰云游方士,肯为尘所蒙。
风清紫芝谷,月白青莲峰。
学道岁未晚,寻师吾远从。
江鸥只驯水,野鹤不受笼。
孰云游方士,肯为尘所蒙。
风清紫芝谷,月白青莲峰。
学道岁未晚,寻师吾远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与道的追求和向往。首句“江鸥只驯水,野鹤不受笼”以江鸥与野鹤的形象,象征着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江鸥在水中悠然自得,野鹤则在天空中翱翔,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接着,“孰云游方士,肯为尘所蒙”表达了对那些追求道者的态度,他们不被世俗所累,不为尘世的纷扰所困扰,而是愿意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风清紫芝谷,月白青莲峰”两句,通过描绘清风拂过紫芝山谷,月光洒在青莲峰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学道岁未晚,寻师吾远从”表明诗人虽然年纪尚轻,但对道的追求并未停止,他愿意跋山涉水,远赴他乡去寻找真正的导师和指引,体现了其坚定的求道之心和对精神成长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状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道的深刻向往和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
*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
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
虚情娇态恰似便蜜。
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
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蓬莱路,彩云端,
公寻做作,认取乌兔。
上下要冲和,更左右、交加龙虎。
搬传大药,须是入红炉,成锻炼,变银霜,一朵金花聚。
清香远远,透过昆仑去。
袅袅上青霄,结雯光、辉辉堪睹。
玉堂里面,参从大罗仙。
自怡喜,得长春,正处逍遥路。
凡躯四假,正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素绊,於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
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迷祛惑去。
正好修行做。
清静是根源,真门户。
切莫他寻,恐遗遗望仙路。
闲闲更闲处。
灵根元明,转转愈为开悟。
功圆行满,唯有红霞聚。
往昔得遭逢,亲师父。
此则专来教长生诀,频频顾。
方知今得度。
便许相随,永永其携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