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邺中》
《过邺中》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人穿废苑行。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zhōng
sòng / liúhuī

zhú鹿yíngyíngmèngjīngshìsuíliúshuǐshēng

huángshābànghuāngtáiluò绿shù穿chuānfèiyuànxíng

hènfēnxiāngliánwǎnjiéshèngyóufēigàixiǎnggāoqíng

láixiálùnxīngfèidiǎn西shānyǎnmíng

注释
逐鹿:比喻争夺权力或重要地位。
营营:忙碌、争夺的样子。
事随流水去无声:形容事情过去后没有留下痕迹。
黄沙:沙漠中的沙尘。
荒台:废弃的高台。
绿树:生机盎然的树木。
废苑:荒废的园林。
遗恨:遗憾、悔恨。
分香:古代习俗,分送香料以示哀思或怀念。
晚节:晚年或最后的时光。
胜游:美好的游览经历。
飞盖:疾驰的车盖,象征豪迈的出行。
高情:高尚的情操或情怀。
不暇:没有时间。
兴废:兴盛和衰败。
西山:西方的山脉,常用来象征远方或历史的沉淀。
翻译
在争夺权力的战场上,一场梦境突然惊醒,往事如流水般悄然流逝。
黄沙在荒凉的高台上缓缓落下,绿色的树木下,人们穿过废弃的园林行走。
遗憾之情如同分香,惋惜美好的时光已逝,怀念那些豪情壮游的日子。
我来不及讨论兴衰变迁,眼前只有西山的一抹亮光映入眼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历史废墟图景,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昔日繁华的感慨。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这两句开篇便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历史如同过眼云烟,一场空欢喜,一切繁华如同梦幻般消散。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人穿废苑行。" 黄沙覆盖,荒台倾圮,绿树丛生于废墟之中,行人穿梭其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壮丽景象的向往之情。

"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诗人并未在此流连于对历史兴衰的长篇叙述,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一抹西山的风光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和哀愁。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次韵用常有怀见寄兼送三儿失举还京因以自叹之作二首·其一

茅屋藜灯对雨然,小桥西畔竹篱边。

天涯莫道浑忘却,久矣西斋一榻悬。

(0)

除夕用伯明旧韵·其二

懒习平生欠扫除,时于岁晚惜诸居。

犹嫌韩老送蓝褛,肯学相如赋子虚。

日月未殊千载上,阳和又是一元初。

灯花似送新年喜,忙检东方杂卜书。

(0)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其六

又复扁舟过此中,向来明月几弦弓。

山形依旧两眉绿,江水无尘一镜空。

白鸟去边天欲尽,青枫落后岁将终。

图经漫有新题字,一笑烦君问雪鸿。

(0)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其一

锦作坡陀绣作丛,四时晨暮郁葱葱。

梧桐夹道飞丹凤,杨柳平沙散玉骢。

万岁峰高空翠里,广寒宫起蔚蓝中。

行人拟得相如赋,拜赐江南作隐翁。

(0)

宴别喻府君用定庵韵·其一

诗人且莫赋民劳,万事分明系我曹。

试看吴乡几蛙灶,何曾渤海暂牛刀。

官评不爽民心古,舆论无惭素履高。

已是邦人凝望久,且?今夕醉松醪。

(0)

施先生希禄佐永州有善政秩满借留入为宗人府经历升知云南姚安府惜其迟暮而喜远人之得所依也作三绝句送之·其一

青衫白发换绯金,二十年来一日心。

说与南人应鼓舞,零陵城下有棠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