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
载驰载驱,沐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
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
载驰载驱,沐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
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乱中征战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自我使命感的坚定。开篇“朝发邺城,夕宿韩陵”两句勾勒出一日行军之快,展示了军队迅速行动的紧迫情势。"霖雨载涂,舆人困穷"则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艰难行进和士兵们的艰苦处境。
随后的“载驰载驱,沐雨栉风”更是将军队在恶劣天气中坚持前进的决心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舍我高殿,何为泥中"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不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觉。
接着,“在昔周武,爰暨公旦”两句引出了历史上的英杰,以此来强调自己的使命感。"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肩负的责任和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坚定信念。
最后,“彼此一时,唯天所赞”表达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赞誉。而结尾的“我独何人,能不靖乱”则是诗人的自问与自答,既表现出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坚守职责的决心,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唯有自己才能平定天下的孤独英雄情怀。
懒浴新凉睡早。
雪靥酒红微笑。
倚楼起把绣针小。
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
恨多少。
粉河不语堕秋晓。
云雨人间未了。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
正锦温琼腻。
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
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
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
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
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
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春乍霁。
清涟画舫融泄。
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
漫将西子比西湖,溪边人更多丽。
步危径、攀艳蕊。
掬霞到手红碎。
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
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
海棠藉雨半绣地。
正残寒、初御罗绮。
除酒销春何计。
向沙头更续,残阳一醉。
双玉杯和流花洗。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
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
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歌丽。
泛碧蚁。
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
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
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
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舞影灯前,箫声酒外,独鹤华表重归。
旧雨残云仍在,门巷都非。
愁结春情迷醉眼,老怜秋鬓倚蛾眉。
难忘处,犹恨绣笼,无端误放莺飞。
当时。
征路远,欢事差,十年轻负心期。
楚梦秦楼相遇,共叹相违。
泪香沾湿孤山雨,瘦腰折损六桥丝。
何时向,窗下翦残红烛,夜杪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