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黄梅五祖寺》
《宿黄梅五祖寺》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

珠宫历浩劫,桂殿馀真身。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地远泉石怪,人閒猿鸟驯。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

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

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huángméi
míng / lín鸿hóng

shuōchùjiǒngzhūtiānlín

zhūgōnghàojiéguì殿diànzhēnshēn

dēngpān访fǎnglíngzhī宿yīn

yuǎnquánshíguàirénxiányuánniǎoxùn

sōngshānchuāng湿shīzhúqīngjīn

huāchūshēntiānxiāngláichūn

jiǔzhīzānwàngqīn

suǒhuìdēngyǐngwèizhàojī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宿黄梅五祖寺》描绘了诗人夜宿五祖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点出了寺庙的神圣地位,仿佛与天界相邻,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珠宫历浩劫,桂殿馀真身”展现了五祖寺历经沧桑,但佛祖的法力和真身依然留存。

诗人深入寺内,“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历史遗迹的好奇。环境描写中,“地远泉石怪,人閒猿鸟驯”体现了山林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动物的共处之境。诗人身处其中,心境也变得宁静,“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寓言般的环境让人感受到禅意。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以诗意手法描绘夜晚花开和春天的气息,暗示着佛法的无处不在。诗人在此时顿悟,“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认识到世俗功名的虚幻,渴望亲近僧人的生活,寻求内心的解脱。

最后两句“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之光的向往,希望佛法能照亮自己在尘世中的困惑,指引前行的道路。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祖寺的风貌,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山居诗·其六十九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閒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六

衲僧家,无本据。动静去留,无非活路。

进一步,临机没回互。退一步,声色如聋瞽。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八

一柄无情雪刃刀,当锋谁敢犯秋毫。

马师父子亲提掇,血喷千山风怒号。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二

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饱食高眠人不到,日从东出又沉西。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五

上元佳节是今日,匝地普天星斗出。

好向机先著眼看,莫教蹉过然灯佛。

(0)

寄宝藏主

识尘消落尽,本性自圆明。

动静无差异,语言只似常。

后到不过此,先来亦只宁。

坐禅一片石,松树长青青。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