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弄影雪巅癯,只似胡僧不似吾。
忽予牙绯称羽客,道官儒黻释头颅。
月明弄影雪巅癯,只似胡僧不似吾。
忽予牙绯称羽客,道官儒黻释头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蒙恩予祠(其二)》。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佛教、道教及儒学三者的独特理解。
"月明弄影雪巅癯,只似胡僧不似吾。"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下,山峰上的积雪如同老僧的白发。这也暗示诗人对佛教的一种敬仰之情,但同时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我的个性。
"忽予牙绯称羽客,道官儒黻释头颅。" 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三教的态度和个人身份的转换。在这里,“牙绯”是古代对佛道二教僧人的尊称,而“羽客”则指的是仙人或道士;“道官儒黻释头颅”则表明诗人既有道家的修行,也涉猎儒家之学,且能够解脱世俗的羁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融汇三教智慧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不同宗教文化的体验,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探索。
楚王宴客章华台,活花起舞夜春来。
螭膏凤脑光如昼,蛾眉蝉鬓空徘徊。
绝缨美人信贞淑,牵衣上客何悲蹙。
君王爱士轻婵娟,尽绝冠缨始张烛。
张烛开筵复尽欢,青枫鸦啼白露寒。
明日褰旗方城野,还是夜来牵衣者。
君不见战国诸豪雄,以色结死士。
齐有孟尝君,燕有丹太子。
君行吊古过楚宫,美人何在台殿空。
醉看落花如锦地,裙腰绿草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