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四首·其三》
《新秋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陈继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望潇湘秋水长,大风初捲白云扬。

银河夜落机中锦,玉露朝侵陌上霜。

萤度空梁栖燕幕,鱼翻静渚戏莲房。

亦知此日行吟者,一段愁心挂夕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首句“西望潇湘秋水长”,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片辽阔的秋水之中,引人遐想。接着,“大风初捲白云扬”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展现了秋风初起时的壮丽景象,云卷云舒之间,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银河夜落机中锦,玉露朝侵陌上霜”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巧妙结合,夜晚的银河仿佛织女手中的锦缎,而清晨的露珠则如同霜降后的田野,两幅画面既浪漫又富有诗意,展现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丽。

“萤度空梁栖燕幕,鱼翻静渚戏莲房”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生动场景。萤火虫在空荡的屋梁间穿梭,燕子在屋檐下栖息,鱼儿在静谧的水边嬉戏于莲花丛中,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亦知此日行吟者,一段愁心挂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感慨。在这样一个充满美景的季节里,诗人却有着一丝淡淡的忧愁,这份愁绪或许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许是对于人生百态的思考,或是对某种未解之谜的追寻。夕阳西下,愁绪与美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而丰富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新秋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继儒

陈继儒
朝代:明   字:仲醇   号:眉公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558~1639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你喜欢

赋得蓟门行送胡元节广东宪使

晨起出蓟门,念卿万里客。

骢马锦连钱,嚼啮黄金勒。

卿行衔命有光辉,朝下初辞青琐闱。

西山晓翠凝琼佩,北阙睛霞艳绣衣。

纷纷相送蓟门路,丝绳玉壶泻春露。

今朝携手当蓟门,明朝相忆知何处。

登车揽辔志澄清,知卿慷慨自平生。

他时广海成功日,还忆蓟门临别情。

(0)

陈烈妇诗

结发为夫妻,调琴弄瑟两相宜。

生谐同室居,死愿终不离。

北风凉冽激庭树,中夜折我连理枝。

死者无复荣,存者空何为。

一双南湖锦翼鸟,雄先决起雌随之。

嗟嗟陈烈妇,金石真自持。

(0)

送王胡两生归西昌

卞和得荆璞,献之以为珍。

当时不见信,弃置同凡珉。

任公钓东海,终岁无寸鳞。

一朝乃大获,厌足浙河滨。

丈夫遇有时,屈伸理相因。

黄金筑高台,青云登要津。

古来公卿贵,皆出畎亩民。

两生吾乡彦,读书非隐沦。

白日辞都门,归卧烟萝春。

努力崇进脩,人生岂长贫。

(0)

题富春柴桑二图·其一

圣人抚昌运,四海洽时雍。

间对桐江水,湛然心迹同。

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0)

胡学士山居六景·其五石屋晴澜

石冈俯川澨,嵌岩下成屋。

天际薰风来,轻波荡文縠。

上有相知人,萧散出尘俗。

永念故年时,扁舟往来熟。

(0)

钱塘观潮图

浙江亭上彩云收,二十年前忆旧游。

正是桂花初发候,月轮飞上海门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