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半在客途中,休著狂踪比断蓬。
别后梦烦庄叟蝶,迩来书误子卿鸿。
月同千里水云隔,天各一涯谈笑空。
趁取重阳复诗社,要看红叶醉西风。
人生半在客途中,休著狂踪比断蓬。
别后梦烦庄叟蝶,迩来书误子卿鸿。
月同千里水云隔,天各一涯谈笑空。
趁取重阳复诗社,要看红叶醉西风。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名为《次韵高子文途中见寄》。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人生半在客途中,休著狂踪比断蓬。” 开篇即描绘出行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脚步与随风飘零的蓬草相比喻,展示了诗人对流年易逝、漂泊无定的感慨。
“别后梦烦庄叟蝶,迩来书误子卿鸿。” 别离之后,梦中往事交织,心绪难平。同时,书信往返之间却充满了错误和遗漏,表达了远方思念之苦与沟通的不易。
“月同千里水云隔,天各一涯谈笑空。” 即便是相隔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诗人对月亮的感怀。然而,即使在同一片天空下,彼此之间的距离却如同天堑难以逾越,只能在心中默默叙说、空自悲欢。
“趁取重阳复诗社,要看红叶醉西风。” 诗人呼应季节的更迭,提及重阳(双九节,即农历九月初九)之际,再度聚首诗社。同时,又有意观赏秋天的红枫叶,让自己沉醉于西风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向往。
总体而言,李若水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游子之愁、思念之苦以及对文学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庭中下乾鹊,门外传远书,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开缄展矮纸,滑细疑卵肤。
首言劳良苦,後问逮妻孥,中间勉以仕,语意极勤渠。
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
诗如古鼎篆,可爱不可摹。
快读醒人意,垢痒逢爬梳。
细读味益长,炙毂出膏腴。
行吟坐卧看,废食至日晡。
想见落笔时,万象听指呼。
亦知题诗处,绿井石发麤。
公闲计有客,煎茶置风炉。
倘公无客时,濯缨亦足娱。
井名本季疵。
思人理岂无。
居然及贱子,媿谢恩意殊。
几时得从公,旧学锄荒芜。
古文讲声形,误字辨鲁鱼。
时时酌井泉,露芽奉瓢盂。
不知公许否?
因风报何如。
《寄酬曾学士学宛陵先生体比得书云所寓广教僧》【宋·陆游】庭中下乾鹊,门外传远书,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开缄展矮纸,滑细疑卵肤。首言劳良苦,後问逮妻孥,中间勉以仕,语意极勤渠。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诗如古鼎篆,可爱不可摹。快读醒人意,垢痒逢爬梳。细读味益长,炙毂出膏腴。行吟坐卧看,废食至日晡。想见落笔时,万象听指呼。亦知题诗处,绿井石发麤。公闲计有客,煎茶置风炉。倘公无客时,濯缨亦足娱。井名本季疵。思人理岂无。居然及贱子,媿谢恩意殊。几时得从公,旧学锄荒芜。古文讲声形,误字辨鲁鱼。时时酌井泉,露芽奉瓢盂。不知公许否?因风报何如。
https://shici.929r.com/shici/MRmsr9wP6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