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呈周观察·其一》
《再呈周观察·其一》全文
清 / 蔡廷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

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

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

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

(0)
鉴赏

这首诗《再呈周观察(其一)》是清代诗人蔡廷兰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与对官员治理的期待。

首联“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以“绛节”和“锦囊”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不仅带来了珍贵的礼物,还补充了记录旅途见闻的诗篇。这里暗含了诗人对周观察(观察即古代官职名)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颔联“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关切在于民生。三千帑金用于筹划赈灾,十万生灵因此得以避免饥饿的困扰。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同情。

颈联“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忧国忧民的问题上,诗人感同身受,如同自己的事情一样紧迫。同时,对于周观察的恩惠,诗人却感到有些后悔,因为这种帮助来得太晚了。这反映出诗人对当前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以及对更早介入、更及时援助的渴望。

尾联“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提到了“社仓”这一古代民间储粮制度,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在南康等地再次推动社仓的建设,并且表达了对周观察的感激之情,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在澎山等地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表达对周观察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福祉的持续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具体的行动呼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治理的期望与建议。

作者介绍

蔡廷兰
朝代:清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江宝钗撰)
猜你喜欢

感情效渊明体

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
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
流传至曾玄,恩家竟何许。
孤坟千万禩,莫适谁为主。
嗟哉世间人,小黠而大痴。
惜衣仍忍寒,省口仍忍饥。
一朝大化尽,未免世俗嗤。
存者且偷生,逝者归无期。
眼前一樽酒,劝君且重持。

(0)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

今日如山堂,携家如逆旅。
为谁十日留,南山看烟雨。

(0)

寄鞏大监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0)

茧庵·落成

茧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丝出巧心,口眼费经画。
无畏亦无累,丰俭随人力。
时时携妻子,杯酒纵酣适。
家人献歌舞,宾友杂嘲剧。
此意少人解,此庇无终极。
曹瞒四陵前,作伎竟何益。
刘伶坟上土,谁与酒浇滴。
高堂岂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与氓隶,万古一枯腊。
自营自落之,讵敢当达识。
有酒更频来,宽作十年客。

(0)

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

严晨一炉火,爱重如兼金。
既已暖我躯,且复豫我心。
因思孟东野,曲身长苦吟。
何如贵公子,得意椒房深。

(0)

林和叔山园九咏·安坻

规创仙舟傍水涯,搜名揭榜号安坻。
于今措足如平地,无复风波十二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