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
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
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
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
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
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
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此诗《昔年赴戍道出禾川》是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赴戍途中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开篇即以雨天行军的艰难环境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虽身处逆境,但彼此间的友情却更加坚定。
颔联“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进一步展开画面,危楼之上,尊贵的酒宴中,诗人凝视着雄剑,仿佛在思考着人生与使命;而远处的野渡,扁舟上传来子规鸟的啼鸣,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之感。
颈联“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感叹岁月流逝,两鬓斑白,不禁感到羞愧;同时,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淡泊,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尾联“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以禾水潭的深邃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如同潭水般深不可测,映照出他复杂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吾老是乡矣!又何须、求仙辟谷,从赤松子。
服食多为药所误,争此饮醇能醉。
论达者、彭殇同致。
暂解缠头偎舞袖,尽吹箫击筑吴东市。
得且住,为佳耳。苏台漫说风流地。
看如今、荒烟蔓草,苔封尘翳。
不见馆娃人似玉,肠断零珠冷翠。
空极目、残山剩水。
一片枫林红露洒,似榴裙、血染青山泪。
欢未竟,愁乃继。
衣白山人也。看飞腾、年过四十,岂徒然者。
富贵神仙皆有分,共道天公真哑。
权啸咏、东篱花下。
五色鸾笺新织锦,尽挥毫、泼墨淋漓洒。
感不绝,临风写。英人铩羽栖山野。
似当时、侪云朋月,征西司马。
浩叹田鼢满目是,使得将军痛骂。
任睥睨、青樽白社。
看取渔竿收拾起,把芙蓉、宝锷从今打。
心正壮,手方假。
白华秀岩谷,孝子心苦悲。
幸逮百年养,食贫常阻饥。
浃辰被淋雨,道路人迹稀。
子无一金产,何以自支持。
立身苟不愧,贵贱同所归。
有才不用世,天意安可知。
吾生方多忧,相见未有期。
爱子千金躯,令名无已时。
青山万叠江一线,一叶扁舟下如箭。
船头高坐披裘人,终日看山如不见。
问君胡为不见山,山过倏忽迷茫间。
崖连但若障迎面,峡转忽如天霁颜。
岭上行云半晴湿,晴云俄追湿云及。
雨来祇送山气腥,雨过顿助滩声急。
星光渐大日已曛,摇舟泊入千鸥群。
矶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
十年尘梦快冰释,中夜临风展瑶席。
大鱼听曲来昂昂,独鹤掠舟飞拍拍。
梦醒远柝闻五更,茫茫露下空江平。
舟人醉眠时呓语,百呼不应天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