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二首·其一》
《秋风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0)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巫山,上牢下牢加固水关。
吴地的船只和楚地的舵手牵引着长长的缆绳,从温暖的神都驶来,寒意还未消散。
何时才能结束边疆的紧张,战争已扩展到青羌与众多蛮族相连。
中巴地区始终没有好消息传来,夜晚只听到戍楼鼓声在云端回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景象的诗歌,通过对秋风、巫山、水关等自然景物与军事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这两句以强劲的笔触描绘出秋风在巫山上的狂野,以及军队在水关上下的紧张防守。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反映了战争中的人类活动。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战事的艰辛和士兵们的苦难。长达百丈的战船被牵引,表明战争规模之大,而"暖向神都寒未还"则透露出士兵们在严寒中等待作战的艰苦情形。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这两句诗写出了军旅生活中的无休止战斗,以及战争对军队和地方民族(如青羌、百蛮)的影响。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边塞地区与内地之间信息不畅的情况,以及战事的紧张气氛连绵不绝,即使在夜色朦胧中也难以安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巫山等自然元素与战争活动的结合,塑造了一幅生动的边塞战争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苦难和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刻关注。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乔烈妇

侍郎家范肃于霜,义动幽闺耻未亡。

身绝素帏风黯惨,魂随丹旐日苍凉。

祠前岁晚松逾劲,陇上春来草亦香。

太史为书佳传在,千年留激懦夫肠。

(0)

玩芳亭为段太监次西涯韵

沿径入芳园,萧然觉尘迥。

起登罨画亭,四望如野景。

平生汉阴志,俛仰惭掣绠。

墙竹来清风,水花破幽泂。

主人性爱客,时遣送佳茗。

摩挲灵璧峰,孰是仇池境。

妙哉泉石趣,蕞尔车徒骋。

草色侵帘帏,芸香袭衣领。

为和郢中篇,烦心坐来省。

(0)

闻绩溪高尹被奖劳之典

乐奏新声彩币红,令君名满练溪东。

风行驿路除宵警,雨足山乡乐岁丰。

考绩政成花县久,旌劳人羡柏台公。

题诗欲附循良卷,思绕丛山紫翠中。

(0)

送王德润参政进表还河南·其一

朝辞南去及秋晴,万岁声齐报礼成。

巨镇带河中土胜,列星环斗北辰明。

久推茂绩书循吏,渐拟清班接上卿。

嵩岳正当封域里,往来多少爱君情。

(0)

谒陵承西涯翰长有诗相饯次韵五篇·其一道中作

北郭诗筒走置邮,风光长为客迟留。

连村岁稔鸡鱼贱,故国城荒鹿豕游。

水没断村惊旧雨,蝉依高木战新秋。

青山久别今重见,一笑还能识面不。

(0)

赠佥宪李君宗元赴河南

一官分印佐提刑,祖席遥张郭外亭。

豸服家声推右陇,皂囊风采播东溟。

尊前宿霭花争艳,马首春风麦正青。

河洛壮游知练达,不劳随路问图经。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