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景象的诗歌,通过对秋风、巫山、水关等自然景物与军事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这两句以强劲的笔触描绘出秋风在巫山上的狂野,以及军队在水关上下的紧张防守。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反映了战争中的人类活动。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战事的艰辛和士兵们的苦难。长达百丈的战船被牵引,表明战争规模之大,而"暖向神都寒未还"则透露出士兵们在严寒中等待作战的艰苦情形。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这两句诗写出了军旅生活中的无休止战斗,以及战争对军队和地方民族(如青羌、百蛮)的影响。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边塞地区与内地之间信息不畅的情况,以及战事的紧张气氛连绵不绝,即使在夜色朦胧中也难以安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巫山等自然元素与战争活动的结合,塑造了一幅生动的边塞战争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苦难和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刻关注。
沿径入芳园,萧然觉尘迥。
起登罨画亭,四望如野景。
平生汉阴志,俛仰惭掣绠。
墙竹来清风,水花破幽泂。
主人性爱客,时遣送佳茗。
摩挲灵璧峰,孰是仇池境。
妙哉泉石趣,蕞尔车徒骋。
草色侵帘帏,芸香袭衣领。
为和郢中篇,烦心坐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