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溪烟混月黄昏。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
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馀煴。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溪烟混月黄昏。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
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馀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船的景象。开篇“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写出了早晨初阳照耀下的清澈水面,无一丝污迹,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镜里游人”则生动地展现了水波不兴的平静,如同镜中人影一般。
接下来的“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描绘了一幅精致漂亮的画面。红色的船柱和五彩斑斓的船身,显示了船只的华丽与坚固,而“当筵主、秘馆词臣”则透露了诗人可能是某个宴会或文人聚集的场合中的一员。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中,“吴娃”和“韩娥”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在劝酒与歌唱,营造出一个热闹而欢乐的氛围。“竞艳容、左右皆春”则形象地表达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一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细雨,以及女子衣摆被水濡湿的情景。
随后的“溪烟混月黄昏。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从黄昏时分的迷离氛围到楼台间的灯火交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腻把握。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中,“飞槛倚”可能指的是船只靠岸,“斗牛近”则是星象的描述,而“响箫鼓、远破重云”则是在描绘音乐和节日的气氛。
最后,“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馀煴。”写出了归家的情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回味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事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个欢乐而又略带哀愁的春日游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