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清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
《泛清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泛青苕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溪烟混月黄昏。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

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馀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船的景象。开篇“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写出了早晨初阳照耀下的清澈水面,无一丝污迹,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镜里游人”则生动地展现了水波不兴的平静,如同镜中人影一般。

接下来的“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描绘了一幅精致漂亮的画面。红色的船柱和五彩斑斓的船身,显示了船只的华丽与坚固,而“当筵主、秘馆词臣”则透露了诗人可能是某个宴会或文人聚集的场合中的一员。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中,“吴娃”和“韩娥”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在劝酒与歌唱,营造出一个热闹而欢乐的氛围。“竞艳容、左右皆春”则形象地表达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一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细雨,以及女子衣摆被水濡湿的情景。

随后的“溪烟混月黄昏。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从黄昏时分的迷离氛围到楼台间的灯火交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腻把握。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中,“飞槛倚”可能指的是船只靠岸,“斗牛近”则是星象的描述,而“响箫鼓、远破重云”则是在描绘音乐和节日的气氛。

最后,“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馀煴。”写出了归家的情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回味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事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个欢乐而又略带哀愁的春日游船之旅。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送河南府尹张寿甫赴阙

夜半恩纶出汉宫,朝家虚席待燕公。

春风巳遍湖山外,元气还归鼎鼐中。

侍从定谁陪白凤,低回空自惜冥鸿。

洛川万顷蒲萄碧,长与清愁日夜东。

(0)

和诜上人雪诗

贫巷仍飞雪,空庭迥绝尘。

照窗疑不夜,着树忽惊春。

枕冷梦魂短,山明天宇新。

赋诗分气象,定有灞陵人。

(0)

窦氏园亭二首·其二

磴凿苍崖破,池通碧涧流。

憩深怜洞室,吟稳忆扁舟。

谷口堪高隐,河梁厌远游。

卜居真此地,幽寂更何求。

(0)

无题

西风吹白水,日暮动寒威。

野帐收旗尽,奚儿饮马归。

梢梢闻鸟过,惨惨见云飞。

夜黑多豺虎,荒村定敢依。

(0)

偶书

幽阴不放终年树,好味仍馀尽日茶。

诗业未降心有种,世缘初尽眼无花。

(0)

中秋夜高阳对月

端正高阳月,空庭又见过。

清风禁睡得,白发奈愁何。

尚识王良策,难知织女梭。

金波流汩汩,应为照滹沲。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