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漪水荇晚生凉,鱼我相忘逸兴长。
为爱白鸥眠得稳,扣舷不敢和沧浪。
风漪水荇晚生凉,鱼我相忘逸兴长。
为爱白鸥眠得稳,扣舷不敢和沧浪。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渔舟晚归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风漪轻漾、水草摇曳的画面,傍晚的微风带来丝丝凉意,与鱼儿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形成和谐统一。诗人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与鱼儿一样忘却尘世烦恼,心境旷达,逸兴遄飞。
“风漪水荇晚生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凉的氛围,风轻轻吹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水中的水草随波轻摆,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他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凉爽。
“鱼我相忘逸兴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将自己与鱼儿置于同一层面,彼此相忘于江湖之间,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自由,逸兴遄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为爱白鸥眠得稳,扣舷不敢和沧浪。”最后两句则通过白鸥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白鸥在水中悠闲地睡眠,没有一丝扰动,诗人对此深感羡慕,甚至不敢轻易打破这份宁静,生怕自己的行为会惊扰到这份难得的和谐。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也流露出他对简单、纯净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生活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我来投高斋,访悉李公宅。
李公读书时,养气师邹峄。
廿六登谏台,愿为君础磶。
维时魏阉党,滔天势赫赫。
公欲除内奸,以伸大建白。
弹疏笔如刀,寒落贼臣魄。
衔怨深复深,食肉不心释。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冥鸿即高举,网罟密如鲫。
公知祸不免,乐踵椒山迹。
忍泪别高堂,引领长安驿。
楚囚莫我怜,肝胆坚铁石。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予谥荷褒荣,主思特破格。
迄今三百年,第悬柱史额。
郁郁复葱葱,劲干挺百尺。
英爽实式凭,斋前有老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