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园偶题北里志·其二》
《萧园偶题北里志·其二》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不论兰菊有分身,捻就东皇一面春。

看到晓霜随例尽,寒香寸寸欲怜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萧园中偶然题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物的生动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不论兰菊有分身”,以“不论”二字开篇,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超然态度,仿佛兰花与菊花不分彼此,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丽画卷。这里的“分身”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身体分离,而是指兰花与菊花各自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精神气质,它们在诗人心中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次句“捻就东皇一面春”,“捻就”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以手指轻轻触摸、感受春天的过程,仿佛是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凝聚于手中,而“东皇”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借指春天本身。整句诗通过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如同神灵一般,令人向往与敬仰。

第三句“看到晓霜随例尽”,转而描绘了清晨霜降的景象,虽然霜降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但在这里却并未带来寒冷与凋零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美感。诗人通过“随例尽”这一表述,强调了霜降的自然规律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永恒存在,即使是在季节变换之时,也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最后一句“寒香寸寸欲怜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怜爱之情。这里的“寒香”不仅指出了季节的特征,也象征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纯净。诗人通过“欲怜人”这一拟人化的表达,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感情相融合,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句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情感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桂江冬雨舟中作

荒原满目叹蘼芜,冬暖天南草半枯。

望去边声传赤羽,愁来云物暗苍梧。

年残风雨孤舟暮,宦薄宾朋一字无。

行路苦难归未得,鹧鸪何意更相呼?

(0)

辛亥中秋招徐圆海湘流玩月

空水亭亭两镜明,微澜不动夕流清。

谁传桂阙霓裳曲,来和湘灵鼓瑟声?

露冷蘅兰秋未老,风恬乌鹊夜休惊。

扁舟无限骚人意,欲下江潭吊屈平。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十五十五删

远枉青莲驾,重瞻紫气还。

诗名高海内,浪迹寄人间。

击钵催联句,支颐共看山。

细谈濠上理,身外得长闲。

(0)

集祁恒季香雪斋玩梅

万竹侵沙一径微,疏枝冉冉弄晴辉。

堂空正可容香入,冬暖番惊有雪飞。

宅似孤山斜傍水,人同东阁晚开扉。

迎年物色催残腊,相对那能不醉归。

(0)

七夕同韩孟郁赋得雨霁吐新月二首·其一

长天新雨霁,正恐涨银河。

宝镜初开匣,残机晚挂梭。

蛾眉开潋滟,玉箸歇滂沱。

桂阙人相妒,休誇乐事多。

(0)

衣桁熏蒸上绿苔,新晴初报鼓钟催。

当阶穴蚁翻相贺,隔柳流莺怅未回。

缥缈断虹拖过雨,朦胧斜日映轻雷。

久阴顿觉晴光好,花底何辞浊酒杯。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