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例盼雨,艰致一犁逢。
今岁来巡兖,欣闻十日重。
岂其如避我,何以慰兹农。
傍晚油云布,翘瞻意不悰。
当春例盼雨,艰致一犁逢。
今岁来巡兖,欣闻十日重。
岂其如避我,何以慰兹农。
傍晚油云布,翘瞻意不悰。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春季盼望雨水,终于在巡视兖州时得知连续十日降雨的情景。诗人以“接京报知得雨”为题,展现了对雨水的期盼与喜悦之情。
首句“当春例盼雨”,点明了季节与期待的主题,春天本是万物生长之时,而雨水则是生命之源,因此人们自然期盼雨水的到来。接下来“艰致一犁逢”,表达了雨水对于农耕的重要性,即使艰难也渴望得到雨水的滋润。
“今岁来巡兖,欣闻十日重”两句,描述了皇帝亲自巡视兖州,得知连降十日的喜讯,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种亲民爱民的情感,体现了封建帝王对于百姓生活的关心。
“岂其如避我,何以慰兹农”则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为了慰藉辛勤耕作的农民。雨水对于农业至关重要,能够带来丰收的希望。
最后,“傍晚油云布,翘瞻意不悰”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密布的景象,以及人们对雨水到来的翘首期盼。这里的“油云”形象地描绘了乌云的厚重与浓密,而“翘瞻”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等待中充满期待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对雨水的深切期盼,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封建帝王对于民生的关注。
韦以治狷急,弦以厉迟迂。
救偏虽异策,命意非殊途。
我欲双佩之,客见皆胡卢。
揖客前致词,刚柔量时需。
含瓦既惊戆,模棱仍笑懦。
老聃语自佳,子产论非诬。
断事拟镆铘,待物侔醍醐。
欲求水火济,讵惜熊鱼俱。
缅维昔贤轨,揭之斋坐隅。
庶几能寡过,尝此勖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