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帝藉方兴晓,太液天池不作波。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
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
西畴帝藉方兴晓,太液天池不作波。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
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皇家园林的宁静景象。"西畴帝藉方兴晓"写出了黎明时分,谷神祭祀活动在广阔的田野上开始,显现出庄重与神圣。"太液天池不作波"则展现了西太液湖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涟漪,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通过风声和洞箫的悠扬,以及日出时仙人仪仗的缓缓移动,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凫鸥自了忘机在"借野鸭鸥鸟的自在,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草木何如喜意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喜悦,与人的愉悦心情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诗人想象着新生的作物在玄圃中茁壮成长,而皇帝乘坐六龙车驾再次莅临,寓言了皇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祭祀活动的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羑水浅且清,羑里馀荒城。
文王德如日,曾此夷其明。
陕树憩召伯,箕山栖许生。
后人起敬爱,木石含芳荣。
嗟尔一抔土,耕犁未全平。
千秋不磨洗,永被囚圣名。
我行荡阴道,过之为停征。
念昔有殷季,虐主方狂酲。
铦锋戮贤圣,若刈寸草茎。
左啖鄂侯脯,右啜鬼侯羹。
兹时无羑里,何以纾淫刑。
羑里深杳杳,羑城高亭亭。
君王在缧绁,不异南面听。
淑气发神虑,淳和助心灵。
演开伏羲画,剖出天地精。
一时虽冥昧,万古垂日星。
若无羑里拘,易经何由成。
易经在所重,羑里那可轻!
未央天子香熏骨,夫人不贮黄金屋。
水铜无光涩秋月,留得当年旧蛾绿。
瑶台夜佩声阑珊,沈云叫雁沙泉寒。
二十五弦弹凤凰,玉钗小燕飞春山。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
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
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
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
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
沈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
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
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
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
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
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
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
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
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
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过枯河》【元·吴澄】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https://shici.929r.com/shici/eY9wL83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