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不染如来性,净社如陪多士禅。
- 鉴赏
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禅意。"淤泥不染如来性",以淤泥不染的形象比喻,象征着如来(佛教中的佛陀)的纯净本性不受外界污浊的影响,强调了内在精神的纯净与超越。"净社如陪多士禅"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清净的环境中,众多修行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禅学,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整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内心纯净、环境清净以及群体智慧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哲学的融合与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梅投所知
洁白无瑕美不娇,烱如珠玉粲林皋。
独开残腊与时背,奄胜众芳其格高。
欲启月宫休种桂,如何仙苑却栽桃。
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馀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