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多濯濯,一峤独苍苍。
想有灵祗护,如看图画张。
清斋梵宫侧,古籁午阴凉。
小憩登程去,拈毫兴已偿。
众山多濯濯,一峤独苍苍。
想有灵祗护,如看图画张。
清斋梵宫侧,古籁午阴凉。
小憩登程去,拈毫兴已偿。
这首诗描绘了万松山小憩时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众山多濯濯,一峤独苍苍”以对比手法,突出万松山的独特与生机勃勃,山峦大多裸露,而万松山则绿意盎然,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想有灵祗护,如看图画张”,表达了诗人对万松山神秘与美丽的一种敬畏和欣赏,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清斋梵宫侧,古籁午阴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凉,诗人选择在清静的寺庙旁休憩,耳边传来的是古老的声音,在正午的树荫下,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与宁静。最后,“小憩登程去,拈毫兴已偿”,诗人短暂休息后,继续前行,但心中那份对美景的感慨与欣赏已经得到了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
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鬓一登台。
年少才华,文字里、已曾相识。
还又喜、柏台高选,我承飞檄。
笔底辉辉多古意,幕中隐隐当勍敌。
更今年、相从入川来,良多益。心与胆,当如石。
须不负,文章力。要他年事业,轰腾霹雳。
自觉空疏成底事,爱君文雅吾平昔。
把清江、都与酿成春,如鲸吸。
儒业尊高,文章显贵,算来世路荣奢。
苦心劳志,求望步云霞。
假使登科攀桂,黄粱梦、空悟咨嗟。
无常到,相如老杜,着甚理逃趖。浮华。
须勘破,尘缘摆脱,物外生涯。
趣闲闲云水,保炼根芽。
得得心清意净,三光秀、凝结丹砂。
功成也,三清举过,超上大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