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以隐名,务德以仕显。
人言不同调,是说一何浅。
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隐以求其志。
一以隐为高,伊吕当不起。
一以仕为乐,夷齐不饿死。
我观二子心,舒卷如春云。
邂逅作霖雨,本是版筑君。
乃祖配子陵,桐江饱风月。
乃孙拥麾幢,遗爱浃闽粤。
相望二百年,家学留青编。
冥鸿与栖凤,进退两俱贤。
秋冬享烝尝,瞻像不泚颡。
独抱元成经,肯作世南匠。
种田刈禾黍,种圃收兰芝。
请诵裳华篇,有之以似之。
元英以隐名,务德以仕显。
人言不同调,是说一何浅。
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隐以求其志。
一以隐为高,伊吕当不起。
一以仕为乐,夷齐不饿死。
我观二子心,舒卷如春云。
邂逅作霖雨,本是版筑君。
乃祖配子陵,桐江饱风月。
乃孙拥麾幢,遗爱浃闽粤。
相望二百年,家学留青编。
冥鸿与栖凤,进退两俱贤。
秋冬享烝尝,瞻像不泚颡。
独抱元成经,肯作世南匠。
种田刈禾黍,种圃收兰芝。
请诵裳华篇,有之以似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长卿的作品,名为《题清芬阁》。全诗通过对元英和务德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进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与仕进两条道路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元英以隐名,务德以仕显",点出了两位人物各自选择的生活方式。接着,"人言不同调,是说一何浅",批评世人对此类选择的肤浅评论。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生存状态,"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进一步阐述了隐逸与仕进的意义。隐逸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志向,而仕进则是为了实践道德。诗人并不偏好其中任何一种选择,而是认为两者都有其价值和尊严。
"我观二子心,舒卷如春云",表明作者对元英和务德的心境有深刻的洞察,这种比较超脱的态度宛如春天的浮动云朵。紧接着,"邂逅作霖雨,本是版筑君",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两人的生活状态。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家族和学问的传承,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享受。"相望二百年,家学留青编",表达了对于家族文化和学术传统长久保存的希望。"冥鸿与栖凤,进退两俱贤",则是说无论是隐逸还是仕进,只要能够合乎道德标准,都可以称之为贤者。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生活的态度。"独抱元成经,肯作世南匠",表示作者对于追求个人的学术理想有坚定的决心。而"种田刈禾黍,种圃收兰芝",则展示了一种对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与仕进这两种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
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
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
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
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
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
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
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
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
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
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
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
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
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
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
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宋·郑刚中】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https://shici.929r.com/shici/AwqW9.html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
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
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
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